
古丈县2025年中小学生学科素养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应在答题卡上做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答题前,考生须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答题完成后,将答题卡放在桌上,由监考老师统一收回。 4.本卷分为四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科技节”活动中,学生用钛合金支架、石墨电极、LED灯带、聚乙烯薄膜和氢氧化钠溶液制作了“盐水发电”主题灯笼,完成1-3小题。 1. 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钛合金支架 B. 石墨电极 C. 聚乙烯薄膜 D. 氢氧化钠溶液 2. 下列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是 A. 钛合金被腐蚀 B. 石墨电极导电 C.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 D. LED灯带发光 3. 灯笼标签上标注了材料的成分,其中书写错误的是 A 钛合金———Ti(主要成分) B. 石墨———C C. 氢氧化钠———NaOH D. 钠元素的符号———NA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测定溶液的pH B. 稀释浓硫酸 C. 点燃酒精灯 D. 洗涤试管 5. 铜与盐酸和硫酸常温下都不反应,与稀硝酸在加热时可以发生反应,根据方程式3Cu+8HNO33Cu(NO3)2+4H2O+2X↑,推测X的化学式为 A. NO2 B. NO C. N2O3 D. N2O5 6.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两个重要维度。如图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已知A点表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 B. B点表示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蓝紫色火焰 C. C点表示的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D. D点表示的物质和氢氧化钡在水中一定可以发生反应 7. 如图所示,打开活塞,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8. 脯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催化剂,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脯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B. 脯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5g C. 脯氨酸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 D. 脯氨酸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9. 现有X、Y、Z三种金属,为探究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X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②将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则有关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 X>Y>Z B. X>Z>Y C. Y>X>Z D. Z>X>Y 10. 以和为原料合成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成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11. 能将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一次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氯化钾溶液 C. 碳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钙溶液 12. 下列物质混合后均有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的是 A. B. C. D. 13.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则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 C.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4. 检验、鉴别、除杂和分离都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不能成功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从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钠粉末中,提纯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