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6227

山西省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提升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33425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答案,PDF,试卷,语文,提升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4月期中提升考 语 文 p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國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 数 一、阅读(70分) 的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p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长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西方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戏剧艺术,然而,近代以来,却不断 有人提出“中国无悲剧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团圆式的传统结局。胡适、鲁迅等人分别对 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提出过质疑。胡适先生说:“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 指 弱的铁证。做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 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故这种 翰 ‘团圆’的小说戏剧…不耐人寻思,不能引人反省。”鲁迅先生说:“大概人生现实的缺陷,中国 人也很知道,但不愿意说出来…几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 给他报应,互相骗骗。一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中国古代真的就没有悲剧吗?答案是 御 否定的,那些认为“中国无悲剧论”的人大体都是以西方的悲剧标准来衡量中国古典戏剧的,并 没有看到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学演变的实际情况。 “悲剧”一词是西方诗学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不应由逆境转入顺境,而应相友, 由顺境转入逆境。”而中国古典戏刷的大团圆结局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 圆结局体现了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一和谐美。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形成了崇 尚圆满的民族心理,不大可能出现类似于西方戏剧那样真正悲惨的结局,而是安排一个相对完 满的结局来使原本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得到缓和,从而使整个作品显得均衡、稳定。 其实,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大团圆结局只是一种表面意义上的团圆,实质上反映了另一种更 深切的“悲”。如《倩女离魂》中,倩女与书生王文举因家庭与礼教的重重阻挠而不能在一起,以 丝 致卧病在床,只能依靠灵魏出窍的方式与心上人在一起。王文举金榜题名后,带倩女回乡。最 终,倩女身、魂合一,与王文举喜结良缘。假如倩女没有灵魂出窍,那么她与心上人最终能够喜 结良缘吗?显然不能,这种结局其实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强烈控诉。 【高一4月期中提升考·语文第1页(共8页)】 25-X-635A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4月期中提升考·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中国戏荆则注重写意,对道具并不作要求”说法有误,材料二说的是“没有过多的道具要求”,并非“不作 要求”。) 2.D(“材料二总体上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说法有误,材料二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 3.B(材料一第三段指出,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另一种更深切的“悲”。A项,埃斯库罗斯《被 缚的普罗米修斯》是西方戏剧,不能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B项,孟称舜《娇红记》中王娇娘和书生申纯“魂 化鸳鸯双飞于冢上”这一看似团圆式结局,实际上抨击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细,反映了另一种更深切的“悲”。 C项,曹禺《雷雨》是近代悲剧,不属于中国古典悲剧,不能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D项,关汉卿《赵盼儿风 月救风尘》不属于悲剧,不能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 4.①首先,指出“中国无悲剧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没有注意到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学演变的实际情况。②其 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