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一中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 高二 语文学科《选择性必修(下)》模块试卷 (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传统的美学研究中,物化情感及其生成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已完成学术论证的学议 题。物本身虽然没有感情,不会生情,也不会抒情,但它常常被视为意义和情感的载体、球 介和客体,通过依托人的表意行为和阐释活动而发挥功能。传统意义上的物化深情之所以可 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物”最终可以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与人的 记忆有套相同的结构,可以激发或激活人的情感,使情感从一种主体潜能转换为日常世界中 的物质实在,并落地在这种形式中,达到情感与形式的交融。“物”能够被视作一种唤情结 构来分析。这是一种经典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阑释路径。这种路径考察物与人的交互影响, 以物的蒋号意义和结构系统为代表,物本质上是指涉某种事物的将号而非“物本身”。 ②然而,“数字时代的情感着落”作为一个进行时态的现实议题,却不完全遵循这样一 种结构主义知符号学的建构路径。最鲜明的一个变化就是:物化的深情从过去的笃定状态变 成当下的不确定状态。而对于后者,我们更适合采用社会生命体、行动者与后人本主义的研 究路径。这种路径确立了物的主体地位,凸显“物本身”“物的社会生命”“行动者”等, 物的能动性和连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即从人本主义的二元对立演变为后人本主义的“与物 共生”。 ③数字文化语境下的数字情感与其他众多类型的情感有很大不同,数字情感玩极瑞也特 殊。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情感的极端性和特殊性主要缘于“数字”及其与“物”的特殊 关系。因为虽然数字就是数字时代最典型的“物”,但数字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物。实体 物具有空间感,占据了一定的物理位置,能够被我们感知、识别,甚至被我们触及遭遥,与 我们产生关系。而在这个意义上,·数字显然被认为是没有空间感的,·因比,它不能直接转化 为形式,继而不能像空间物那样直接唤情或者被情感化。那么,数字怎么生情或言情呢?数字 可以安放我们的情感吗? ⑤依托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社会生命体、行动者与后人本主义的阐释路经,我认为数字时 代的物化情感至少可以包含以下三种途径。 ⑥第一,依据经典的物化情感的讨论,数字不是实体的物,但是数字可以生成空问。比 如,我们可以用坐标标识出一个空间、方位、场所,就像我们说“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时,我们会立刻想到北京这个城市,由此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想象的空间。这里的数字形同 第1顶(共10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