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18297
2026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 信息类阅读:板块一 学案3 理解推断信息——由题入文,仔细比对 课件(共94张PPT)+学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33228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板块
,
信息
,
学案
,
2026届
,
题入文
,
PPT
学案3 理解推断信息 ———由题入文,仔细比对 复习任务 1.掌握理解重要概念和句子的方法。2.用好比对法,重点突破第1、2题的设题陷阱。 考情微观 年份卷别 提问方式 考查角度 命题特点 2020—2024年新高考Ⅰ卷 1.下列对原文/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其中2024年新高考Ⅱ卷为第2题) 理解分析内容信息 新高考Ⅰ、Ⅱ卷第1、2题均为选择题,命题有同有异。 同:①设项顺序均与原材料段落顺序大体一致;②大多是信息转述或整合,内容综合性不强;③设误点细小。 异: 第1题:①主要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重点是重要概念或句子的理解。②选项多采用对原文重点词句“变形”的表述方式,也有不少跨段落的转述。③选项设误点多为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时态等。整体难度不大。 第2题:①主要考查根据内容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兼及多文本间的内容观点概括或比较。②选项的表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容+推断结论”的形式;另一种是一个判断句,直接呈现结论。③选项涉及的文本区域很大,有时是跨材料的概括。④选项设误点多为无中生有、混淆关系等。 2020—2021、2023—2024年新高考Ⅱ卷 2022年新高考Ⅱ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20—2023年新高考Ⅰ卷 2.根据材料(材料一/二)内容/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其中2020年新高考Ⅱ卷为第3题) 根据内容信息合理推断 2020—2021、2023年新高考Ⅱ卷 活动一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 所谓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就是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词语)和句子。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它们,就无法读懂文章。因此,它们是读懂、理解文章的基础,也是答好信息类阅读第1、2道选择题的关键。 (2020·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共27张PPT)(2025-04-22)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共24张PPT)(2025-04-22)
12.《石钟山记》课件(共17张PPT)(2025-04-22)
《兰亭集序》课件(共39张PPT)(2025-04-22)
《风景谈》课件(共34张PPT)(2025-04-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