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创新情境卷 (时间:90分钟 高满分:100分) 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许多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今中外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吧…… 一、【课内精彩故事】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品味课内精彩故事。(30分) 故事从一卷①bù liào 开始:在急性子顾客的②dǎ suàn里,它已成了棉袄、夹袄、③chèn shān、春装。而在慢性子裁缝那里,它还是老样子。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裁缝却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可能他觉得自己这样才是最④fù zé的吧。 而那同时被贼与老虎惦记的小⑤pàng lǘ,最后竟然还能平平安安的,原因在于贼与老虎把“漏”当成旋风一样⑥lì hai 的家伙,其实老公公、老婆婆是怕屋子漏雨! 那橱窗里变成古董的方帽子和那聪明机灵的如枣核般大的孩子更让人意想不到。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夹袄(jiá) B.裁缝(féng) C.旋风(xuàn) D. 枣核(zhǎo) 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词语。(6分) ① ② ③④ ⑤ ⑥ 3.下列句子中的“漏”与“漏雨”中的“漏”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点名的时候,千万别把他给漏了。 B.记住,这事只能自己知道,千万别说漏嘴了。 C.这里有一只漏网之鱼。 D.屋顶破了,漏风了,有点冷。 4.下列与“噌”字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2分) A.哗 B.咚 C.咬 D.咕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复述故事时,加上适当的手势,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 B.复述故事,就是把故事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C.枣核虽小,却能一蹦蹦到屋脊那么高。 D.方帽子店老板的儿子不喜欢方帽子。 6.体会语段中加框词语表现的情景,再试着仿写出三个词语,并选用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5分) ( ) ( ) ( ) 7.结合语段,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我能把语段中画“ ”的句子改成转述句。(2分) (2)请将老师的话转述给同学们。(2分) 老师说:“今天下午两点,三年级(1)班在教室内举办趣味故事会,大家要准时参加!” 8.根据语段及所学内容填空。(7分) (1)语段中所提到的四个故事分别是《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 》《枣核》。其中《枣核》和《 》都是民间故事,你知道的民间故事还有《 》和《 》。(5分) (2)白居易在诗中曾为我们讲述过一个山上、山下桃花开放时间不同的现象:“ , 。”这说明了桃花开放时间受温度等因素影响。(2分) 二、【趣味故事,我会讲】班里要开“趣味故事会”,请你也来帮忙吧!(8分) 1.老师让每位同学讲一个童话故事,下面故事不能选择的是( )(2分) A.《皇帝的新装》 B.《嫦娥奔月》 C.《小红帽》 D.《稻草人》 2.下面是同学们要讲的故事的题目,照样子,填上恰当的字词。(2分) 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 )的魔术师和 ( )的巫婆( )的小花猫和( )的老黄牛 3.讲故事要绘声绘色。给下面的句子标注上恰当的语气。 (2分) (1)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了。( ) (2)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 夏天 春天 ( ) 4.故事要讲得生动形象。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例:听到外面的雷声,妹妹突然呜呜地哭了起来。 杯子 碎了,他吓得 大哭。 三、【课外趣味故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品味趣味故事。(27分) (一)李良审鹅(16分) ①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叛乱后,途经沛县,便在沛宫摆宴,款待乡亲父老。 正尽兴,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吵嚷,县令禀报是一乡民喊冤,状告本城店主霸鹅。 ②高祖听说这个县令昏庸(yōng)无能,便想亲眼看看这位县令审案的本领。可县令听罢乡民和店主的供词后,却只听信店主一家之言,将乡民拿下,收入南牢。那乡民毫无惧色,连声高喊冤枉。 ③高祖早就看出其中的破绽,他忍着怒气走进大堂,环视一周,微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