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86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校联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6631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西壮族自治区,4月,答案,试题,语文,联考
    2025 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校联体第一次联考 语 文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到现在全世界都在提核心素养框架,欧盟和美国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包括了批判性思维,有效沟 通和交流、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澳大利亚 Patrick Griffin 团队研究提出未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包 括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由此来看,这些方面是大家公认的核心 素养。但是,批判性思维是不是一种能力呢?最早,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一种能力,即个体是否具 有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其实,早在 1941 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Robert Glaser 就认为,批判性 思维是态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理解的思考问题的技能。它还包 括如下成分:首先是有没有开展批判性思维的倾向,是指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愿意接受支持真相的 证据;第二是知识,思考什么东西必须有个具体的依托,不能抽象性地谈批判性思维;第三是有运 用这方面的技能。只有第三个方面才是传统理解的批判性思维,即运用知识进行推断、识别假设、 演绎、阐释、评估证据的过程。按照这个理解,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合在一起才是批判性思维。它不 是能力,而应该是比能力更综合的概念。 美国哲学学会在 1990 年召集了 46 位不同学科领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专家,他们通过讨论达成 如下共识:“我们将批判性思维理解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导致的结果是诠释、分析、 评估和推论,以及该判断所于的证据的、概念上的、方法的、标准的解释或语境考虑。”这听上去 像是传统理解的批判性思维。但他们同时还说:“批判性思维者习惯上是好奇的、见多识广的,相 信推理,思想开放灵活,能合理公正地做出评估,诚实地面对个人偏见。”这不是传统理解的内涵, 而是倾向性、态度以及情境意识。按照这个理解,培养一个人批判性思维,最关键的不是培养他如 何去论证一个问题,而是培养好奇心,对问题追根究底的倾向。 (节选自杨向东《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的相关报告) 材料二: 情境使得思维成为必要和得以可能。现在学校中大量操练的是脱离情境的、有固定解题套路的 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会引发学生真正的思维,也就不会培养学生素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 需要思维。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这本书中给出的一个具体案例,鲜明地体现了情境和思维的关 系:“假如你在一条不规则的小路上步行。当道路平坦时,你什么也不想,因为你已经形成了习惯, 能应付平坦的路,忽然,你发现路上有一条小沟。你想你一定能跳过去(这是假设和计划);但是 为了牢靠些,你得用眼睛仔细查看(此为观察),你发现小沟相当宽,而且小沟的另一边是滑溜溜 的(此为事实和资料)。这时你就要想,在这条小沟的别处是否有比较窄的地方呢(此即观念)? 你顺着小沟上下寻找(观察),看看有没有比较窄的地方(用观察来检验观念)。你没有发现任何 好的地方,于是又另作一个新的计划。当你正在制定新计划时,你发现一根木头(又是事实)你自 己寻思,能否把木头拖到小沟上边,架成一个小桥,横跨过去(是观念)。你判断这个观念有试验 的价值,于是你把木头架在小沟上,在木头上走过去了(用行动检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