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0187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9617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PT,25张,课件,师大,3课时
  • cover
(课件网)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说课 目录 说教材分析 01 说学情分析 02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03 说教法、学法 04 说教学过程 05 说板书设计 05 教材编排 首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3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内容。教材通过前两课时已帮助学生建立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学会读写分数、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分数运算的起点,也为后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应用题奠定基础。教材以分物情境(如分西瓜、分蛋糕)为切入点,借助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算理,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发展过程。 学情分析 01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关键期,他们已具备以下基础: 理解分数的意义(如“几分之几”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掌握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具备简单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折纸、涂色)。 可能的困难: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母为何不变”产生困惑,需通过直观操作和语言表达逐步内化算理。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教 学 目 标、重难点 02 2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分物情境和数学游戏,感悟分数运算的现实意义,发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 教学目标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算法。 从分物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本质。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问题驱动法 直观演示法 学习方法 观察体会法 动手操作法 分析总结法 教学准备 教具:圆形纸片、课件(含分西瓜动画)、板书卡片(算法步骤)。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两张圆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练习巩固 研讨归纳 一、新课导入 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平均分成5份 二、探索新知 一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我吃这个月饼的 。 2 5 我吃这个月饼的 。 1 5 如何列式呢? 2 5 1 5 + ( )( ) = 2 5 1 5 + ( )( ) = 如何计算呢? 1 5 2 5 3 5 3 5 可以借助画图来计算。 2 5 1 5 + ( )( ) = ( )个 1 5 1 ( )个 1 5 2 ( )个 1 5 3 1个 加上2个 是3个 ,就是 。 1 5 1 5 1 5 3 5 3 5 还可以这样计算。 答:一共吃了这个月饼的 。 3 5 8 7 8 2 - = ( ) ( ) 自学要求: 1.自己尝试探索计算方法。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议 一 议 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 5 1 5 + ( )( ) = 3 5 5 8 8 7 8 2 - = ( ) ( ) 1.看图填空。 + ( )+( )=( ) 1 3 2 3 1 3 ( )+( )=( ) + 2 6 3 6 5 6 三、练习巩固 2.给“健康”的叶片涂上绿色。 √ √ √ √ √ √ 3.课堂总结 4.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编一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并解答。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 5 1 5 + ( )( ) = 3 5 5 8 8 7 8 2 - = ( ) ( )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数学与游戏相结合 从生活中提取源泉,在玩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理念 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折纸操作将抽象算理可视化,小组讨论有效促进思维碰撞。 改进点:部分学生可能混淆“分子相加”与“分母相加”,需在练习中增加错例辨析环节。 谢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