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1011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4课时《简单的分数的应用》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32756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简单的分数的应用,PPT,20张,课件,师大,4课时
  • cover
(课件网) 《简单的分数的应用》 说课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5 教法、学法 6 教学过程 7 板书设计 本课属于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四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分数的基本含义(如“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及分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将分数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教材通过分物品、分图形等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并学会用分数表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课时既是分数概念的深化,也为后续学习分数的运算奠定基础。 教材中的例题以分水果、分彩带等生活场景为载体,要求学生用分数描述分配结果,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符合新课标“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教材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分数的理解仍依赖直观操作和具体情境。虽然已初步掌握分数的读写和简单比较,但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混淆单位“1”的划分标准(如将不同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时,忽略整体数量的变化); 因此,教学中需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应用模型。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2 能结合具体情境,用分数表达分配结果,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一篮苹果的2/5是多少个”)。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1 难点 区分“部分占整体的分数”与“具体数量”的关系(如整体数量变化时,相同分数对应的数量不同)。 重点 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正确列式解决。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分水果、分彩带等生活情境)、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模型辅助理解)。 学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分配方案)、实践操作法(动手分一分、画一画)。 教具:圆形纸片、水果图片(苹果、橘子)、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彩笔、直尺。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4 6 + = 1 6 5 8 3 8 + = 2 8 6 7 - = 2 7 4 5 - = 2 5 4 7 2 5 5 6 3 9 + = 4 9 7 8 - = 2 8 7 9 5 8 计算。 探究新知 春晖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同学共同种植了一块实验田。三、四、五年级一共种了这块实验田的 ,三年级种了 ,四年级种了 。 1 7 2 7 6 7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7 2 7 1 7 6 (1)三、四年级一共种了这块试验田的几分之几? 怎样列式计算? 7 1 7 2 + = 3 7 答:三、四年级一共种了这块试验田的 。 3 7 1 7 三年级 2 7 四年级 6 7 三、四、五年级一共 (2)五年级种了这块试验田的几分之几? 7 6 7 3 - = 3 7 答:五年级种了这块试验田的 。 3 7 怎样列式计算? 1 7 三年级 2 7 四年级 6 7 三、四、五年级一共 五年级 练习巩固 1. 第2天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7 2 7 5 7 3 - = 答:第2天修了这条路的 。 7 2 先涂色,再计算。 4 1 4 1 + = ( ) ( ) 8 2 8 2 + = ( ) ( ) 2 4 4 8 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但涂色部分长度相等,表示分数的大小相等。 深入探索 归纳总结 学生自主总结:“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整体‘1’,再根据分数计算具体数量。”教师补充强调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深入探索、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形成知识。 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必做题:课本第103页第5题(分月饼问题)、第6题(图书角借书问题)。 2、选做题:“设计一个分数应用题考考同桌,并互相解答。” 为了更直观、清晰、明了地把整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也方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要点,使重、难点突出,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板书设计 简单的分数的应用 运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