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9课 一、选择题 1.宋朝时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为解决“以铁钱重,难于转输”的困境,蜀民( ) A.设置市舶司 B.传播印刷术 C.发明纸币交子 D.改进造纸术 2.景德镇以其精美的瓷器闻名于世,一直受到朝廷的重视,并已名扬海外。材料中的“闻名于世”最早开始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3.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北宋时从越南引进,在我国东南地区推广的优质粮食作物是( ) A.占城稻 B.小麦 C.玉米 D.土豆 4.宋代福建盛产荔枝,新罗、日本、大食等国对荔枝“莫不爱好”,皆以重金换取。因此商人“贩益多,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这反映了( ) A.海外各国的饮食习惯中国化 B.海外贸易和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C.宋代经济作物种植占比较高 D.宋代海外贸易具有季节性的限制 5.以下是秦岭—淮河以南、以北地区占全国户数比例统计表,下表的变化( ) 时期 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以北地区 唐代天宝年间 45.5% 54.5% 北宋初期 59.1% 40.9% A.致使丝绸之路严重受阻 B.导致北宋政治中心南移 C.加剧人地矛盾尖锐程度 D.反映了经济格局的变动 6.《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材料反映了( ) A.宋朝时政治统治加强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民族交流加强 D.宋朝时重视经济发展 7.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政治因素是( ) A.南方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B.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 C.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D.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发展 8.从西晋八王之乱、十六国到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迅速发展;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刺激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这促进南方的开发。这些现象反映出,影响南方开发的因素是( ) A.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D.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9.时任右司谏的苏辙在讨论四川交子的价值问题时称,“蜀中旧使交子,惟茶山交易最为浩瀚。”该观点可用以佐证交子( ) A.广泛用于茶叶交易 B.彻底取代金属货币 C.是官方发行的货币 D.成为全国通用货币 10.《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炖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每个不过十五文。曹家从食。至朱雀门,旋煎羊白肠……红丝……姜辣萝卜”等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材料反映了宋朝( ) A.商品经济繁荣 B.市民生活富裕 C.奢靡之风盛行 D.社会阶层分化 二、简答题 11.某班围绕“文明交汇、交流”的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日本当时派遣的使节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2)唐朝与天竺交往频繁。贞观初年,唐朝的一位万里迢迢去天竺了求佛法的高僧是谁?根据他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成书,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什么? (3)宋朝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管理的机构是什么? (4)谈谈影响对外交往的因素。 12.学习了隋唐和宋元时期回答: (1)你认为盛世有哪些标准? (2)请写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二个“盛世名称?请选择其中一个盛世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3)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是什么原因使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能体现当时繁盛的海外贸易中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哪两个?管理机构是什么? 13.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