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6866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易混易错总结(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6092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易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易混易错总结 一、物质的变化、性质和分类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伴随现象发生,但出现了化学变化的伴随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有化学变化。 3.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 (1)理解上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2)叙述上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往往有“可、易、能、会”等字,如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和酒精能燃烧(是化学性质)。 4.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5.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和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6.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是CO、CO2、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如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错误。 7.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H2SO4。 8.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 9.纯碱不是碱,它是碳酸钠的俗名,从化学结构上讲,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是盐。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0.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若没有该条件,原子是可以再分。 11.“分子大,原子小”的说法是错误: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世界最大的原子是钫原子(Fr,半径1.53A), 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H2,半径1.15A)。 1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是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就无中子)。 1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原子只能构成分子的说法错误,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比如:金属、非 金属固体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 1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稳定结构的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第一层为最外层,则只有2个电子,例如氦原子)。 15.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98g,应该是15.98。 16.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7.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错误如电子、质子都是带电的。 18.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数不论个数。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前面出现了数字,就只表示微观概念(几个原子)。 19.是否为同种元素,只需要看质子数是否相同。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相似,则最外层电子数一样。 20.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为7个周期,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18个纵行,但不是18个族,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合成为1个族); 21.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小”),必须书写规范。 22.熟记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同周期则电子层数相同,同族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如果不同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例如氦和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氦是稳定结构,镁则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3.化学式前面出现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如3H2O只表示微观意义,即3个水分子。 24.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在同一种物质中也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25.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再写数值,数值是1时,不省略。如氧化镁中镁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