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在300多年前,在山东省淄川县,有这么一个“怪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典当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他却不收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 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 蒲松龄 新课导入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四大志怪小说: 《聊斋志异》、《搜神记》、《山海经》、《封神演义》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文学家,淄川(今山东)人。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评价) 蒲松龄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他是一个有多方面文学才华的人,一生的遭遇却很不幸运,做了近40年的清苦塾师。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志异》,40岁左右基本完成,后不断增删,至死方止,萃一生心血而成,也是一部以作者书房名称命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人生经历 【知识补充】科举制 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聊斋志异》指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 是书斋名称 是记述的意思 是奇异的故事。 “聊斋” “志” “异” 《聊斋志异》 成就: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不仅集志怪传奇小说之大成,还使短篇小说的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 志怪小说 志:记载 怪:怪力乱神的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在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都有着非常强的生命力 类型: ①琐闻,用来炫耀地理博物 ②历史传闻故事,用来记述正史之外的野史 ③传奇故事,记述鬼神怪异等 代表作品:干宝的《搜神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葛洪的《神仙传》 内容及特点 以异写悲 内容:收集了大量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写作特点:运用浪漫主义的方法,驰骋丰富的想象,又与现实密切结合,以说狐谈鬼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愤懑。 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全书491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爱情故事,占据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 如:《婴宁》《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1 婴宁:故事生动地塑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婴宁,并着意刻划了她与王子服相爱过程中天真而近乎狡黠的内心世界。 连城:大户之女。有才名,工刺绣。以诗择婿。应者颇众,有乔生献诗,甚可,父贫之,连城病,几死,生割肤肉活之,父又悔婚。后又死,生悲绝,会于冥府,得友人助而双双复生和好。 连城插图 《聊斋志异》全书491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 如:《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 2 颜氏:故事描绘了一个聪明美丽而又善良的女子颜氏,见丈夫屡考不中,便女扮男装替夫考取功名,官御史达十年之久,后退而待奉夫君,空使须眉汗颜。 叶生插图 司文郎:一瞎和尚用鼻子嗅试卷,以定文章的好坏,让官吏把文章烧了给他闻,竟至:“向壁大呕,下气如雷。” 《聊斋志异》全书491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