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7748

2026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 信息类阅读练习(含解析,共5份)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1959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届,练习,5份,解析,阅读,高中
    对点练案1 理解推断信息 (分值:35分) 一、专项训练 1.(3分)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中审美教育范畴的一项是(  )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A.潍坊市寒亭区外国语小学以校本课程为依托,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支点,将风筝、年画等传统艺术融入学校教育中。 B.蓝天中学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志愿活动,指导学生清除小广告、打扫路面卫生、进行垃圾分类。 C.近几年,央视推出《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优秀文化类节目。 D.甘肃省提出通过博物馆研学、“莫高窟课堂”接轨校园、学校与博物馆多样化合作等办法,让博物馆成为全省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课堂。 2.(3分)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五言诗产生在什么时候呢?锺嵘《诗品》托始于李陵。萧统的《昭明文选》也以“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几篇为李陵之作。徐陵选《玉台新咏》则以“西北有高楼”“青青河畔草”诸作为枚乘之诗。在汉初,我们却只见有“大风起兮云飞扬”“诸吕用事兮刘氏微”“力拔山兮气盖世”,却绝不见有五言诗的踪影。即在武帝之时,也只有“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东方朔歌)、“凤兮凤兮归故乡”(司马相如歌)、“秋风起兮白云飞”(武帝《秋风辞》),却绝不见有五言诗的踪影。那么,枚乘、李陵的“良时不再至”“西北有高楼”等至完至美的五言诗,难道竟是如摩西的《十诫》、穆罕默德的《可兰经》似的从天上落下,由上帝给予的吗?像这样的奇迹,是文学史上所不许有的。 A.作者认为,摩西的《十诫》、穆罕默德的《可兰经》从天下落下,由上帝给予,这种奇迹出现在宗教作品中是正常的。 B.作者认为,五言诗从诞生时便有枚、李“良时不再至”“西北有高楼”等至完至美的作品,是不可接受的。 C.作者将五言诗的作品与《十诫》《可兰经》放在一起形成类比,使错误观点的荒谬之处显而易见。 D.运用“难道”加强反问语气,以“竟”突出不可置信,以“不许有”表达断然否定之意,加强了议论语言的情感性。 3.(12分)请比对下列选项与原文,说明选项错在何处。 (1)选项: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既具有防火实用功能,又体现了徽商的心理和上古穴居遗风。 原文:“马头墙”,俗称“封火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是防火功能与建筑美学的完美结合。“天井”名曰“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结构的一大特色,主要用于老宅的采光,下雨时水从四面流向中庭,不论是普通民居还是宗族的祠堂都广泛应用。人们戏说是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上古穴居遗风。 答:_____ (2)选项: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富足的精神文化的浸润下,精神和心灵已经不再被物化和异化,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发展。 原文: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物质生活的满足已经日益乏味。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不想被物化和异化,需要追求更为富足的精神文化的浸润,以实现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 答:_____ (3)选项:“帝城只卖担头枝”说明北宋都城只有流动性的花贩,因为轻巧的货品便于花贩走街串巷。 原文:卖花声的存在,从听觉上给予文人一种新鲜的刺激。这类卖花声通常来自流动性的商贩。正所谓“帝城只卖担头枝”,都城内流动性的卖花者极多。 答:_____ (4)选项:(2023·全国乙卷第3题B项)因为文学史无法穷尽对作家和作品的认识,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 原文:但文学史永远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穷尽对所有作家和所有文学作品的认识……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