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强基联盟2025年4月高二联考 语文卷参芳答案与评分标准 1.D(“只有做好文化资源传播”错误,过于绝对。) 2.C(只是更加自由,而不是“不受约束”。) 3.B(文化数字化也是在弘扬传统文化。) 4.①强化文化标准与文化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加强科研成果向标准的转化:②加强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与标准 化工作联动,探索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③推进团体标准建设,使研发成果更快落地见 效。(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实现文化资源的高效整合与精准匹配,推动产 品和服务创新:②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③以文化标准化促进科技创新 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就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 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6.C(无因果关系,每个人可以免费享用阳光,按理拥有阳光的人应该很多,可见拥有阳光太少另有原因。) 7.D(“扑朔迷离”并非是说童年生活“虚幻不实”,而是表现夜晚景色因萤火虫而变得神秘、美妙,给童年增添了 梦幻色彩。) 8.①文章以“灯彪”为线索,作者围绕与灯影相关的各种事物和场景展开叙述:②时间维度的跨越:从两千多年 前汉武帝时期灯影传说的古代,跳跃到作者童年时代的过去,再切换至现代社会,不同时代的“灯影”相关故 事依次呈现。③空间维度的转换:场景从胶东乡村转换到城市街道,又延伸到海上,“灯影”在不同空间穿梭。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 9.①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表达对那段无忧无虑、充满温馨的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②对传统习俗和文化的 珍视之情:文中提到元宵节新媳妇“躲灯”习俗,以及灯影戏这种传统民间艺术,展现出作者对传统习俗和文 化所蕴含的含蓄,善意等情感的珍视:③对乡村变迁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作者感慨萤火虫等乡村常见飞 虫和小动物的消失,以及乡村环境的改变,流露出对乡村曾经美好生态和纯真童年环境消逝的惋惜与无奈: ④对温暖、爱与希望的赞美和追求:文中描写老渔民守护灯塔照亮远航者回家的路、司机打开车灯照亮路人 等情节,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温暖人心的行为的赞美,以及对爱与希望的追求。(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DF(原句断句为“王敦举兵图逆,猜害忠良,朝廷骇惧,社稷是忧。”) 11.A(A.《兰亭集序》中的“或”为“有的”,和“或许”不同:B.文中的“与”是“送给”,作动词用,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的“与”是“和”,作连词用;C.文中的“虽”是“即使”而不是“虽然”;D.文中的“一”是“一致,相同”,而“庭 中通南北为一”的“一”是“一体”。) 12.B(王義之是靠装睡而非装疯卖傻编过众人。) 13.(1)晋明帝绕行王敦军营一圈后离开,士兵发觉,说:“这不是普通人啊!”(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行” “匝”“常人”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行”,译为绕行,“匝”译为“一圈”;“常人”译为“普通人”。) (2)朝廷特意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承蒙国家的恩典,任命我为太子洗马。(评分参考:译出大意 给1分:“诏书特下”,语序翻译正确给1分:“寻”“除”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寻”,意为“不久”,“除”,意 为“授予”。) 14.①卑者纵情于酒色声乐,追求享乐:②高者通过写文章、作诗歌追求不朽,或探究仙佛、飞升坐化之术;③腐 儒被道理束缚,故作无畏之态。(评分参考:答对任意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