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下)学业诊断2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近来,我国在军事、科技、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全面发力。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福建舰电磁弹射 B. 六代机点火起飞 C. 嫦娥六号月背取壤 D. 春晚机器人跳舞 2. 河南小麦熟,国家粮食足。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 A. 糖类 B. 油脂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3. 保护绿色环境,共享和谐生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开发利用新能源 B. 合理使用农药 C. 多用一次性木筷 D. 垃圾分类回收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加热,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铜片 B. 镁条 C. 木炭 D. 红磷 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测溶液pH B. 倾倒溶液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6.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通过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B.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 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7. 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下列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 A. 铁、氧气 B. 硅、汞 C. 氨气、硫酸铜 D. 水、干冰 8. 下列科学成就是由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造的是 A. 联合制碱法 B. 提取青蒿素 C. 稀土分离技术 D. 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 9.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合成材料:合金、塑料 B. 有机物:碳酸、葡萄糖 C. 人体微量元素:锌、钙 D. 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10. “学以致用”是学习化学的价值所在。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 长期保存的文件档案用碳素墨水书写 C. 室内着火,应开窗通风降温 D. 避免摄入变质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 11. 实验室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水为47mL B. 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 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12. 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复合光催化剂能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C. 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13.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B.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锌粉 D. 恒温蒸发饱和食盐水 14. Zn与某金属的混合物m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2mg,则该金属可能是 A. Al B. Mg C. Fe D. Cu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 (3)铝锭制成铝箔是利用了其_____性。 16.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图中n的值为_____。 (2)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17. 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30 40 50 60 溶解度/g 45.8 63.9 85.5 110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只写出计算式)。 (3)60℃时,将200g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g。 18. 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玉柄铁剑”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 (1)“铁质剑身”已锈迹斑斑,实际上是铁与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