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5544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三质量检测(五)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7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州市,2025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
  • cover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高三语文试题 2025.0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4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融合了深厚历史传统与哲学精神的艺术形式,在AI技术的介入下,正经历着从传统技艺向现代创新表达方式的转译和再创新。近年来,AI在书法识别领域的应用已有相关的实践探索。通过. AI技术实现了对博物馆字画、碑刻、楹联、匾额等多种场景下的文字识别,AI 充分展现了其功能优势,提供了一条将书法艺术大众化的路径。然而,这一应用主要停留在书法文字识别层面,属于典型的“弱人正智能”。“弱人工智能”指的是专门设计用于处理特定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其本质在于优化特定领域的操作,并不具备自我意识或人类般的理解能力。而近五年来,AI 在艺术应用领域的发展成果显著,尤其在书法创作领域,已经超越了简单文字识别的阶段,开始向更高层次的强人工智能阶段迈进。 AI 书法生成技术在模仿和创作作品方面,展现出其在理解和执行传统艺术上的进步。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模型来实现。这些模型通过吸收和分析大量书法样本,从中掌握书法的基本笔触、结构和风格。 在模仿方面,AI书法系统能够通过对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进行分析,精确学习特定的书法风格,包括笔锋的厚薄、墨迹的流动性以及字体的布局。在创造方面,AI 不仅能复制已有样式,还能根据给定的参数和指导原则,创作出全新的书法作品。这种创作包括对笔触粗细、墨色深浅和字体结构的调整,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书法作品。AI 系统能够通过不断的实验和优化,逐步提高其创作能力,产生创新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书法艺术作品。 AI 书法和传统书法在创作过程、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等多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传统书法依赖于书法家的个人技艺,每一笔每一画均为艺术家即时的情感和物理输入的体现。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受情绪、体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导致创作过程的高度个性化和不可复制性。相反,AI书法则通过算法生成,是依赖预先训练的数据模型来模拟书写动作的创作方式。尽管这些系统可以精确复制某种特定书法样式,但由于缺乏即时的人类情感输入,其创作过程更显机械和预设。有观点认为,AI在从事艺术活动时也应被视为一个主体,即AI具备某种程度的主体性意识。 在艺术表现上,传统书法的魅力在于具有不可复制性,即使是同一位书法家,也难以完全复制之前创作的作品。这种独特性源于书写过程中自然流动的笔触所产生的微妙变化。而AI 书法虽然能够达到高度的技术精确性,但缺乏这种自然的流动性和随机性,作品显得过于完美和统一,缺乏传统书法的“灵气”。尽管部分学者认为机器可以具备意识与情感,但大部分学者仍认为机器无法真正拥有意识与情感。此外,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如“没有情感就没有智能”,又如“智能正与意识脱钩”。 综上所述,尽管AI书法在技术执行上能够达到与传统书法相似的精确度,但在情感深度和美学表现上,二者之间仍然存在本质的差异。AI技术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是复杂而多维的。它既为书法艺术的传播和创新开辟了新路径,又对传统书法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提出了挑战。未来,如何在尊重和保护传统书法的前提下合理引入并融合AI技术、平衡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摘编自苏刚《创新与传统的辩证———人工智能在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