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7383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3149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南省,考试,答案,图片,试卷,语文
  • cover
湖南师大附中2024一2025学年意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窗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赋、比、兴”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在影视艺术中可以被视为一种与蒙太 军 奇相类似的叙事和表现手法。 “赋”在电影中的体现,可以理解为通过连续的画面和场景来直接陈述故事,形成 地 超越具体意象的“事象”,与蒙太奇中通过剪辑不同画面来叙述故事的手法有异曲同工 之妙。“赋”在电影中的运用,能够展现恢宏的想象与充沛的情感,使观众能够身临其 境地感受故事的魅力。 “比”在电影中的体现,则类似于蒙太奇中的对比和隐喻手法。通过不同画面或元 素的对比,电影可以传达出更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同时,“比”也蕴含了好生、乐生的 生命情感及其宇宙本体观,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审美趣味。 “兴”在电影中的体现,则更多地体现在含蓄隽永的审美趣味和“不写之写”的技法 如辐 上。“兴”通过提供“趣味优先”而非“思想优先”的审美标准,将观众的目光渐渐引导到 主体内容上,为电影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与蒙太奇中通过剪辑不同 期 画面来形成节奏和整体感的手法相结合,可以产生出电影特有的艺术魅力。 有学者将诗词中的手法与电影的蒙太奇进行类比,如李玉华早在1957年便发表 过《诗与电影一学习札记》,将诗词中的手法与电影的蒙太奇进行类比,并强调了“人 分 与景密切结合”的描写手法在古诗词和电影中的重要作用。这表明,“赋、比、兴”与蒙 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 总之,“赋、比、兴”与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它们共同构成 了电影艺术中丰富多彩的叙事和表现手法,为观众带来了更为深刻和丰富的观影 体验。 (节选自叶桂锐、傅翠婷《“赋、比、兴”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赏析》,有删改) 材料二: 古人学诗评诗必分六义,六义者,风、雅、颂、赋、比、兴。大概是古人依据《诗经》总 结出的创作经验。据前人解释,风、雅、颂是体,赋、比、兴是三种艺术方法。犹如电影 的正剧片、喜剧片、惊险片为样式,对比、平行、交叉是蒙太奇手法。 对于电影的蒙太奇(Montage)是建筑学结构之意的转借。史东山说:“总而言之, 高二语文试题(附中版)第1页(共10页) 蒙太奇就是把许多个别镜头根据一个总计划,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组接在一起,使 3. 它们提高到比原来个别的起更高的作用。”(《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比 较确当地道出蒙太奇底蕴,信手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子作个注脚:“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为单个词组,“枯藤” “老树”等仅是它存在的本义,但通过镜头的拼接和组合,勾勒出凄凉动人的秋景图,句 末又点以“断肠”二字,使这些词组发生了比原来更高的作用:令全诗的离苦之情,渗入 每一词组之中。蒙太奇的解释虽众说不一,尚能取一致意见;但对赋、比、兴的涵义,经 历代学者诠释,却各有说法。简而言之,大约直言其事的赋,更多指叙述;比是比喻(有 明喻、暗喻、借喻等)。而兴法,除有发端、起情之意外,成为诗人重要的抒发手段运用 于写景、抒情,使之情景交融,创造新意境。后来诗人对此三者并没有单打一择,而是 兼而用之。杜甫《新婚别》是以赋法为主兼用比兴。“免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是用比 起,接着叙述新婚夫妇将别的话,最后“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迁,与君永 相望”,是以兴法作结。李商隐《锦瑟》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 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