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 导入 《管子·权修》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树木与育人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树人更难,需要更长时间。 柳宗元笔下的郭橐驼认为“种树与养人”有关,今天学习《种树郭橐驼传》,我们看“种树与养人”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唐·柳宗元 种树 郭橐驼 传 二 写作背景 柳宗元,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 种树 郭橐驼 传 职业 姓名 文体 传:一种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即人物传记。 《屈原列传》《苏武传》 对比《苏武传》的第一段与本文第一段,观察两种传记的差异。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名、字 籍贯 家族 事迹 做官 职业 《苏武传》 《种树郭橐驼传》 √ √ √ √ √ √ 在传记文文体特征上《种树郭橐驼传》缺乏诸多要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史传文,内容不是以写郭橐驼的事迹为主。 《种树郭橐驼传》内容上不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那是什么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 ———《捕蛇者说》 传记 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为两类: 一是历史传记。作者一般是以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撰写,实录成分多,虚构成分少,被称为“史传文学”。 二是文学传记。它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典型人物传记,有的不一定实有其人,加工虚构的成分也很多。 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本文从形式上看是一篇传记,但从内容上看实际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讽喻性极强的寓言式说理文。 三 课堂任务 课堂任务:诵读课文,了解作者想通过“郭橐驼”的故事说明什么道理,掌握本文的说理方式,将郭橐驼的“道”移到日常生活中写一篇简短的说理文。 任务一:听朗诵,读课文,概括每一段围绕郭橐驼讲了什么内容。 四 细读文本 第一部分:(1-2)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 第二部分:( 3 ) 郭橐驼种树技能与“他植者”对比。 第三部分:(4-5)借事明理,把种树之理移向政治。 任务二:疏通的第一部分文言字词,分析郭橐驼的人物形象。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当初,原来 患病,名作动;脊背弯曲 脊背高起的样子 弯着腰走 似,像 名作动,给……称号,称作 名作动,起名 骆驼,这里指人驼背 因此 于是 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以……为业 迎接;雇佣 硕大茂盛 名作动,结果 以,而且 蕃,多 观察;效仿 比得上 凡长安(为观游及卖果的)富豪人 郭橐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