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民报》是宪章派为无产阶级争取权益的报纸 演讲地点: 现场听众: 英国伦敦 《人民报》报社人员和《人民报》邀请的朋友 学习活动一:假如我是演讲者 情境意识:“我”要在何情境下演说? 1848-1849年,资产阶级革命席卷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这一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锻炼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在这一革命过程中,工人阶级崭露头角,第一次作为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同资产阶级并立相争。然而随着各国的革命运动相继失败,反动势力日益猖獗,马克思于1849年被迫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后被驱逐,流亡到伦敦,在那里长期定居。 1856年4月14日,流亡英国的马克思受邀出席《人民报》创刊四周年纪念会并第一位上台讲话,讲话的记录稿发表在4月19日的《人民报》上,也就是我们所见的这篇演讲稿。 演说背景 1848年欧洲革命 指1848—1849 年在欧洲许多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反对君主政体的一系列共和派的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1848 年1 月,革命运动首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掀起,然后扩展到德意志和法国诸国,以及奥地利帝国。法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在中欧,则出现自由政治改革和民族统一之类的运动。尽管革命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动摇了中欧的保守势力基础。 波及范围广 影响国家多 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马克思自己也没有置身事外,他通过主编《新莱茵报》,鼓动和指导工人运动,并因此受到了迫害与驱逐。所以,他辗转来到伦敦,在伦敦大英图书馆里,马克思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也正是身在伦敦的这个机缘,他得以在1856年作为外国革命人士参加了他的朋友厄·琼斯创办的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的宴会并发表演说。 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第一段 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第一段 1848年欧洲革命 波及范围广 影响国家多 “民族之春” Spring of Nations 1848年欧洲革命 波及范围广 影响国家多 “民族之春” Spring of Nations “人民之春” pringtime of the Peoples 干硬外壳 细小的裂口 和缝隙 无底深渊 汪洋大海 比喻手法 顽固的君权独裁的社会现状 1848年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引发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的动荡,但收效不大 矛盾重重的社会危机和复杂的社会现象 气势宏大、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 提及“1848年革命”的目的: 马克思在演讲开篇的回顾和高度的评价,就将那场声势浩大、场面壮烈的革命从听众的回忆中拉到眼前。极易引起听者的共鸣,惊醒处于低潮中的怀疑论者。 在四周年创刊纪念会上演讲的听众,为英国和其他国家无产阶级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此时,距离1848年革命已有八年之久,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处于一个较为低潮的时期,当年的革命战友也出现了对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持怀疑论者。 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