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八省联考下水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阅读Ⅱ的材料二中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 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扫除腻粉初心现,世智不迷赤子情 龚志民 丰子恺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的确,最“本来”的婴儿,不假教育,纯真无染、无知无畏、心地纯真、身体柔软,连哭声都响遏行云,能量满满。老子赞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但生活在科技昌明千帆竞发时代的世俗中人,哪能人人如婴儿般“绝圣弃智”、真诚而艺术地生活?世智的熏染下,舍“本来”而不甘,全“本来”而不能,岂非两难? 唯有在警觉中不断修炼,在进取中不断回首观照心灵中与生俱来的那丝美与善的光明,以保证心灵微弱的亮光,八风吹不动,尘静花自开。生活中常常这样: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善而势难允。民族之间历史积怨、AI算法逻辑、商业策划算计、职场勾心斗角、学业内卷、体育赛事残酷竞争背后的利益,迫使人类机巧百出、永无休止,甚至大动干戈,举国交战。“本来”的那些善与美的天分,一点点被磨灭殆尽。看看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就知道人类是怎样一点点消磨掉同情、爱以及爱美赏美的天性的。当少年助人为乐的美德遭遇“碰瓷”的无赖,或会怀疑同情心的必要;当美好的家园遭受无端的轰炸,对敌人的憎恨心必然油然而生。面对无奈的现实,面对善恶交织的世界,在高强度竞争现实和返朴归真的“本来”力量的共同牵引,一个人既要在世俗中取得所谓“成功”,又要保持心灵“本来”的善与美,二者的平衡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但我们不能小瞧一个人那些“本来”的美与善的伟大力量!诚心正意,才能知行合一;至诚之心,才能星火燎原。坚定的信仰,即使渺小而微弱,终有成就大势的希望。李子柒对传统“本来”的坚持,成就了实力网红和文化使者;张桂梅以微弱的力量对大山的坚守,改变了无数落后地区女性的命运;面对西方的傲慢与藐视,国家用“本来”科技创新源动力的激发,傲慢者刮目相看。相信美,他人才会为美驻足,美才会耀眼四方;相信善,善才可感化他物,而后推己及人。自我缺乏对“本来”文化自信的初心,民族复兴就如海市蜃楼;不相信自己拥有体制优势,就只配永远作洋奴买办,永远不敢平视西方,永远不能规划新赛道、研究新技术新产品,从追随者变成全球引领者。 健康的社会,不可无赤子之心、婴儿之德。艺术是人性深处的传神写照,正是马克思“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的标志;而善是人类共生共荣的伦理基础。与“本来”相对的,是五花八门的世智。我们当然不会、不能拒绝世智。世智一方面变着花样满足世人的许多欲望,另一方面破坏人生“本来”,让赤子之心蒙尘,让天生的艺术才能、同情心被一点点吞噬,让人坠落甚至扭曲。为金钱996,久之忘记了自然、淡化了亲情;一切按设置好的逻辑运转,久之忘记了天性;还有躲在角落里的各种尔虞我诈,美其名要“胜天半子”,结果远离了光明朗照的“本来”,使心灵更加阴暗荒芜。婴儿“本来”的美善之德,是对世智心灵的最好弥补,是刚性社会的润滑剂。 面对世俗无何止的丛林法则式的竞争与赤子“本来”美善心灵的保全,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人生状态?是向世智的“阻碍或消磨”投降?还是用“本来”的同情心、艺术的生活与世智的“阻碍或消磨”对抗? 深埋艺术与善的种子,让婴儿之德适时开放吧!我们不能因为身在贫脊沙漠,就扔掉怀中的绿色种子,失去对春暖花开的希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