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7542

2025年4月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25880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4月,福建省,州市,洛江,中考
  • cover
保密★启用前 2025年中考模拟测试化学科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温馨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Fe-5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热剧《功勋》讲述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生在中最精彩故事。以下涉及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 无名英雄于敏: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B. 屠呦呦的礼物:发现了青蒿素 C. 孙家栋的天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 D. 袁隆平的梦: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二氧化碳验满 C. 过滤操作 D. 倾倒液体 3. 下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条形码(样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关于丙烯酸,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丙烯酸中含有氧分子 B. 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 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D. 丙烯酸由3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构成 4.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离子 B. 分类观: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都属于氧化物 C. 结构观: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软,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能量观:化学反应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发生化学变化 5. 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原理 A 利用肥皂洗衣服,发现泡沫多浮渣少 使用的水是硬水 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C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氧气可以灭火 D 垃圾分类时,将塑料瓶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减少白色污染 A A B. B C. C D. D 6. 氮气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反应I为置换反应 B. 反应过程中原子和分子种类和性质保持不变 C. 反应II只生成NO D. 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组合为分子的过程 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某一物质中是否含有铵根 取样,加盐酸,闻气味 B 鉴别羊毛和棉线 观察颜色 C 鉴别过氧化氢和水 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D 配制浓度为0.9%的NaCl溶液 往100g水中加入0.9NaCl固体,搅拌 A. A B. B C. C D. D 8.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 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推测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向某氢氧化钠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已变质 C. 碳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不同,可推测反应现象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D. 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可推测蜡烛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9. 下图是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实验的一体化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制取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 低蜡烛比高蜡烛的火焰先熄灭 C. 下方湿润的石蕊试纸先变红 D.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0. 按图1所示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①中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M点时,澄清石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发生 B. N点起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开始变黑 C. 取P点时的固体少量,与足量稀盐酸混合,固体部分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D. Q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一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11. 化学与健康密切相关。 (1)防治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需适量补充的元素是_____(填名称),为更好吸收,应同时补充_____(选填“维生素C”或“维生素D”)及晒太阳。 (2)煤气中毒的原因是血红蛋白极易与_____结合。 (3)厨房使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