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2278

【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四单元第11课时 他 ——了 教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4486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五下,11课时,第四,语文,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课题:情景再现, 诉英雄心声--他 了 内容分析:《他 了》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从命题形式来看,它采用补充式的命题方式。这样,使学生有了明确的习作方向,把人物写具体,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又不像主题式的习作,让学生难寻抓手。从内容编排来看,除范文片断外,最大的特色是提示语———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这告诉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进行描写,无疑给了学生很好的习作。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写清让他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②语言运用: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 “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③思维能力: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④审美创造:能表述清楚,让人能一下子明白人物当时的内心状态。 重、难点: 重点: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 “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难点:能表述清楚,让人能一下子明白人物当时的内心状态,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样子写具体。 子任务之五:情景再现, 诉英雄心声 学习情境:生活中总有一些让我们难忘的场景:雨中倾斜的小伞、作文获奖时老师的表扬、重要考试时的失利……这些场景或让人感动,或让人兴奋,或让人伤心……当我们目睹这些场景中的人物时,他们的表现也会牵动我们的心。现在就请拿起你们的笔,写一写自己眼中的他,看看他在经历这些重要场景时会是怎样的表现。 活动流程:活动一:情境导入,聚焦任务。 活动二:制定标准,尝试表达。 活动三:构思习作,完成大纲。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情境导入,聚焦任务。 课前发给学生习作调查问卷。 老师查看筛选出突出问题,课上逐一解决。 2.总结本单元学习的体现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温故知新。 3.在当代,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危急时刻,有责任担当的普通人,你能说说吗? 4.播放视频《中国医生》片段。 认真完成习作调查问卷。 课上复习习作方法,答案预设: 记事要重点记录经过部分。 事件的描写要具体。 可以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事件写具体。 心理变化的描写也可以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用。 欣赏影片《中国医生》片段,观察人物的细微 活动意图:通过交流激趣,导入课题,让学生谈视频活中见过某个人陶醉、生气、伤心、兴奋、陶醉……时的样子,相机做好自由发言,起到活跃课堂,打开话题的效果。 活动二:制定标准,尝试表达。 1.教师提问:我们说写出精彩的习作,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审清题意,明确要求。那么,根据这段文字描述,你觉得在动笔之前,应该注意点儿什么呢?可以从习作文体、习作对象和习作重点来谈谈。 预设1:本次习作是让一篇记叙文,习作的重点是“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预设2:习作的对象,我觉得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奶奶、爷爷、老师、同学等;也可以是陌生人吧,如警察、医生、司机、保安、小商贩、环卫工人等。 教师板书: 习作文体:记叙文 习作重点:他当时的样子 习作对象:熟悉的、陌生的 教师引导:好!同学们审题很清楚。接下来,我们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中选择恰当的素材,然后梳理出来,写成一个故事。 2.学生自主讨论,制定评价标准。 确定4人小组,讨论习作评价标准。完成习作小组评价单的制作。 3.综合筛选具有普遍性的条目,组成评价标准。 样例展示: 明确习作要求。 听清要求。提取重要信息:确定选定的情绪。 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在空白评价单上书写评价标准。一人发言。 班级展示。 (1)每组的发言人列出评价条目,其它组的点评。 (2)自我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