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3602

6.4.2 利用两角证相似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3558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4.2,利用,两角,相似,课件,21张
  • cover
(课件网) 6.4.2 利用两角证相似 第6章 图形的相似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示范课精品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1. 情境导入(5 分钟) 问题 1:展示两张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的照片(如同一风景的原图与缩略图),提问: “这两张照片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 2:展示地图与实际地形的关系,提问: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有什么联系?” 引出课题:图形的相似。 2. 探究新知(20 分钟) 活动 1:观察与分类 展示几组图形(如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任意五边形等),引导学生分类并讨论: “哪些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 归纳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similar figures)。 强调:相似图形的大小不一定相同,但形状必须完全相同。 活动 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以两个相似三角形为例,引导学生测量对应角和对应边的比例。 结论: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比:对应边的比值称为相似比(similarity ratio)。 活动 3:判定相似多边形 反例分析:展示两个边成比例但角不相等的多边形,提问: “它们是否相似?为什么?” 总结:相似多边形必须同时满足对应角相等和对应边成比例。 3. 例题解析(10 分钟) 例题 1:已知四边形 ABCD∽四边形 A’B’C’D’,AB=4,A’B’=6,∠A=80°,求相似比及∠A’的度数。 分析:相似比 = AB:A’B’=4:6=2:3;对应角∠A’=∠A=80°。 例题 2:判断两个矩形是否相似,已知矩形甲边长为 3 和 6,矩形乙边长为 4 和 8。 分析:对应边比例均为 1:2,对应角均为 90°,因此相似。 4. 巩固练习(10 分钟) 练习 1:教材习题(判断图形是否相似,计算相似比)。 练习 2:小组合作设计两个相似多边形,并说明理由。 5. 课堂小结(5 分钟) 学生总结:相似图形的定义、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教师补充:相似比的意义及判定方法。 四、作业布置 基础题:教材课后习题(必做)。 拓展题:测量家中两个相似物体(如书本与练习本)的边长,计算相似比。 思考题:相似图形与全等图形的关系是什么?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含几何画板动态演示)。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六、教学反思 通过生活实例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需关注学生对 “对应角”“对应边” 的理解是否到位,避免比例计算错误。 教案设计说明: 结合直观观察与数学推理,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知识点 利用角的关系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2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 符号语言 如图6.4-4 所示,在△ABC和 △DEF中, ∵∠A=∠D,∠B=∠E,∴△ABC∽△DEF. 知2-讲 3. 常见的相似三角形的类型 (1)平行线型:如图6.4-5 ①, 若DE∥BC, 则△ADE∽△ABC. (2)斜交型:如图6.4-5 ②, 若∠AED=∠B, 则△AED∽△ABC. 知2-讲 (3)“子母”型:如图6.4-5 ③,若∠ACD=∠B,则△ACD∽△ABC. 知2-讲 (4)“K”型:如图6.4-5 ④,若∠A=∠D=∠BCE=90°,则△ACB∽△DEC,整体像一个横放的字母K,所以称为“K”型相似. (5)旋转型:如图6.4-5 ⑤, 若∠ADE=∠ABC,∠DAE=∠BAC,则△ADE∽△ABC. 知2-讲 特别提醒 由两组角分别相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其关键是找准对应角. 一般地,相等的角是对应角.如:公共角、对顶角、同角(等角)的余角(补角)、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都是相等的角,解题时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知2-练 如图6.4-6,△ABC的高AD,BE相交于点O,写出一个与△AO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