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押题专练二 (30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河北衡水示范性高中三模)我国是古代文明发源地。下列文物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西周兽面纹方鼎 B.北朝青瓷莲花尊 C.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D.西汉T形帛画 【答案】 B 【解析】 西周兽面纹方鼎属于金属材料,A错误;北朝青瓷莲花尊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瓷器主要含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外壁用银制成,呈圆球形,通体镂空,属于金属材料,C错误;T形帛画中的帛是用蚕丝制作的,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错误。 2.(2024·江西师大附中三模)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装置测定碘的浓度 B.图乙用(杯酚)识别C60和C70,操作①②为萃取与反萃取 C.图丙装置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装置丁中若将ZnSO4溶液替换成Na2SO4溶液,仍然能形成原电池 【答案】 B 【解析】 亚硫酸钠和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淀粉作指示剂,可以测定碘的浓度,A正确;图乙用(杯酚)识别C60和C70,超分子不溶于甲苯,杯酚可溶于氯仿,故操作①②为过滤,杯酚和氯仿沸点不同,操作③为蒸馏,B错误;硫代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S单质和SO2,设置不同的反应温度,根据产生浑浊的快慢,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正确;该原电池中Zn为负极,电极方程式为Zn-2e-===Zn2+,若将ZnSO4溶液替换成Na2SO4溶液,不影响负极反应,仍然能形成原电池,D正确。 3.(2024·河北沧州示范性高中三模)脱羧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如图为制备氰化物的脱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S>O>N>C>H B.CO2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C.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有2种杂化方式 D.化合物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 D 【解析】 同周期从左往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往下电负性减小,故电负性:O>N>S>C>H,A错误;同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C>O,CO2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B错误;化合物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COOH中碳原子为sp2杂化,—CN中碳原子为sp杂化,碳原子有3种杂化方式,C错误;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做手性碳原子,化合物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标记),D正确。 4.(2024·河北衡水示范性高中三模)儿茶酸(Z)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常用于治疗烧伤、小儿肺炎等疾病,可采用如图所示路线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可用酸性K2Cr2O7溶液鉴别X和Z C.Y存在二元芳香酸的同分异构体 D.Z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消耗3 mol Br2 【答案】 C 【解析】 X分子中存在1个sp3杂化的碳原子,该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为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X中的醛基、Z中的酚羟基均能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B错误;Y的分子式为C8H6O4,不饱和度为6,存在二元芳香酸的同分异构体,C正确;1 mol Z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消耗3 mol Br2,但D项Z的物质的量未明确,故消耗的Br2不能确定,D错误。 5.(2024·山东济南三模)下列实验方案、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A.分别测量Na2CO3和NaClO溶液pH,Na2CO3溶液pH更大,说明酸性:H2CO3>HClO B.还原铁粉类脱氧剂溶于盐酸后加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脱氧剂中无Fe3+ C.分别向等浓度的CuSO4和FeSO4溶液中通入足量H2S,前者有黑色沉淀生成,后者无明显现象,说明Ksp(CuS)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