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466

1.3 氧化还原反应整体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3041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氧化,还原,反应,整体,教学设计,高中
  • cover
《氧化还原反应》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概念原理类的内容,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课标内容要求为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学业要求为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且本校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氧化还原反应单元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 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了解得氧、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局限性理解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现象,从微观上明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从宏观上建立用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思维,从微观上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本质区别是物质在反应中的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的方向。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以及还原性的化学概念,知道化学概念源于生活源于社会,而化学知识又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体验化学概念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规范的演变过程。 评价目标 通过对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本质的认识进阶(物质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认识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析,诊断和发展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的认识水平(内涵水平、外延水平)。 通过对汽车尾气绿色化处理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本单元教学计划安排两个课时。第1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第2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认识,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和化合价的角度认识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氧化剂哪些属于还原剂,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会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复习初中关于元素化合价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 【引入】投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