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8663

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东北三省4月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学(含答案)

日期:2025-05-0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273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4月,答案,生物学,高二,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学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3 第 1章~第 3章第 2节。 一、选择题 : 本题共 15小题 , 每小题2分 , 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传统泡菜制作的叙述 , 错误 的是 A. 泡菜中乳酸的质量分数为 0. 4% ~ 0. 8%时 , 泡菜的口味和品质最佳 B. 制作泡菜的流程为选择菜料→调味装坛→密封发酵→配制并倒入盐水→成品 C. 调味装坛时 , 晾干的菜料装至半坛时放入香辛料 , 继续装至八成满 D. 添加盐水时 , 盐水需要煮沸冷却后倒入坛内 , 使盐水没过全部的菜料 2. 下列关于家庭制作果酒、果醋的叙述 , 正确的是 A. 果酒、果醋制作中利用的两种菌种均为好氧型微生物 B. 果酒制作过程中 , 不能对材料多次反复冲洗 , 以防止菌种流失 C. 可先进行果酒发酵 , 后通入无菌空气并降低温度进行果醋发酵 D. 当缺少糖源时 , 醋酸菌产生的酶可以直接将酒精转化为乙酸和 C02 3. 无菌技术是一套系统性的操作规范 , 旨在防止微生物污染 , 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及制药等领域 。下 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 无菌技术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 , 煮沸是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C. 玻璃吸管、培养皿等用具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的方法来灭菌 D. 微生物接种时 , 火焰灼烧接种环 , 待其冷却后才能接触样本 4. 在均匀涂布有大肠杆菌培养液的平板上 , 放置大小相同的含有不同浓度链霉素(抗生素的一种)的圆形 滤纸片 I ~Ⅳ , 然后在无菌、适宜条件下培养若干小时 , 滤纸片周围出现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环圈(简 称为抑菌圈)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抑菌圈直径与滤纸片直径的比值越大 , 说明链霉素抑制大肠杆菌 生长的效果越好 B. Ⅳ抑菌圈内的菌落可能来源于一个具有抗链霉素能力的活细菌 C. 圆形滤纸片上链霉素浓度从高到低依次是Ⅳ、Ⅲ、Ⅱ、I D. 培养时需将平板倒置 , 这既能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 也能防止皿盖 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5.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 , 正确的是 A. 细胞工程均以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为基本原理进行操作 B. 人们可以有目的地通过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操作 , 从而获得相应的细胞产品 C. 将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导入酵母菌细胞中 , 这属于细胞工程的研究范畴 D. 细胞工程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得相应的特定细胞、组织、器官或个体 6. 为培育抗青枯病的马铃薯新品种 R和 A206, 研究人员用抗青枯病野生种马铃薯(2N=24)与易感青枯 病栽培种马铃薯(4N=48)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高二4月质量检测 ● 生物学 第 1页(共 6页)】 A ( 有性生殖 ) ( — → 杂交品种 R ) ( 体细胞杂交 ) ( — → 体细胞杂交品种 A206 ) 易感青枯病栽培种十抗青枯病野生种 A. 杂交品种 R的体细胞中含有 36条染色体 B. 制备原生质体时 , 酶解液的渗透压应比细胞液的低 C. 体细胞杂交中可用高 Ca2十—高 PH融合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 新品种 A206马铃薯植株可能比野生种马铃薯植株长得更为高大 7. 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发酵工业。 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应用的叙述 , 错误 的是 A. 与化学防治相比 , 利用微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可显著减少环境污染 B. 从培养的微生物细胞中分离出的单细胞蛋白可作为食品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