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集训(三) 1.D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③⑥过程是丙酮酸可以转化成氨基酸和脂肪,说明细胞呼吸可以产生许多物质参与其他代谢反应,能说明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B正确;血糖浓度过高时,部分血糖可以转化为某些非必需氨基酸和脂肪等一些非糖物质,C正确;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即图中①②⑤过程,D错误。] 2.D [由表可知,DNP抑制有氧呼吸过程中ATP的形成,不会对水的生成产生影响,主要在线粒体内膜发挥作用,A错误;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与呼吸作用无关,不受DNP的影响,B错误;实验②和④比较,说明DNP不会对无氧呼吸产生影响,C错误;有氧时,DNP会导致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大幅减少,但水的生成不受影响,可见DNP使线粒体内膜上释放的能量更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D正确。] 3.C [分析题意可知,CytC是细胞呼吸中电子传递链末端的蛋白复合物,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物质,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故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增加了CytC的附着位点,A正确;正常情况下,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与氧气结合的[H]来自丙酮酸和葡萄糖的分解,所以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的[H]不是全部来自葡萄糖,B正确;CytC可使[H]和氧气结合,并将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供生命活动所用,C错误;分析题意可知,缺氧时,外源性CytC进入线粒体内,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从而增加ATP的合成,即促进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进行,促进丙酮酸的利用从而抑制乳酸的产生,D正确。] 4.C [据图可知,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产生了酒精,说明其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根系细胞产生的CO2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错误;与正常通气相比,低氧胁迫下,品种A产生的酒精含量更多,说明品种A对O2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B错误;低氧胁迫下,根细胞中丙酮酸分解为酒精的过程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 ATP,C正确;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减少,影响主动运输过程,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进而会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导致产量降低,D错误。] 5.C [由图可知,B是ADP和Pi,C是ATP。当H+顺浓度梯度经过Z蛋白运输时,利用化学势能将ADP和Pi转化为ATP,即B物质被用来合成了C物质,A正确;叶绿素分子中被光激发的电子,经传递到达D(NADP+)同时结合H+合成NADPH,B正确;激活的PSBS 抑制电子在类囊体膜上的传递,从而抑制水的光解,C错误;由题意可知,当光反应产物积累时,最终将光能转变为热能,防止强光对植物细胞造成损伤,因此产生反馈抑制,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下降,D正确。] 6.C [黑暗时植株的CO2吸收速率为-0.1 μmol·m-2·s-1,说明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为0.1 μmol·m-2·s-1,与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有关,A错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据图可知,正常情况下0.5 min后暗反应被激活,CO2吸收增多,而图中0~0.5 min之间,光反应速率降低,原因是暗反应未被激活,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暗反应激活延迟造成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积累,导致光反应被抑制,故叶肉细胞中NADPH和ATP的量不会一直增加,B错误,C正确;由图可知,光照2 min后,光反应和暗反应速率均稳定,暗反应速率等于光反应速率,D错误。] 7.C [绿色植物进行光呼吸的过程为C5与O2反应,最后在线粒体生成CO2,因此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植物光呼吸的过程会消耗C5生成CO2,因此会导致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减少,B正确;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反应生成C3,不需要NADPH和ATP的参与,而在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NADPH和ATP的参与,C错误;植物细胞黑暗中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因此产生CO2的场所可能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D正确。] 8.C [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