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9996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共4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9498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内容,把握比喻、用典、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3.分析这首词的立意高远之处,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学习目标: 壹 知人论世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贰 解题温故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词的题目。 金陵:今江苏南京,六朝古都。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题材:咏史怀古诗。 桂 枝 香 金 陵 怀 古 解 题 ▲南京城市徽标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又名建康、江宁、应天等。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它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更替,使得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文化史上拥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店肆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 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怀古:怀念古代遗迹、感慨兴衰。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此词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 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怀古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思想内容比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歌多写古人往事,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感情基调一般比较苍劲悲凉。 知识回顾———咏史怀古诗” ①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等。 如:刘禹锡《乌衣巷》、杜牧《赤壁》、杜甫《蜀相》、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 ③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咏史怀古诗所抒发的情感: 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对比或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叁 初读感知 整体感知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chénɡ)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zhú),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màn)嗟(jiē)/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nínɡ)绿。至今/商女,时时/犹(yóu)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①,正故国②晚秋,天气初肃③。千里澄江④似练⑤,翠峰如簇⑥。归帆去棹⑦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⑧。彩舟云淡,星河⑨鹭起,画图难足⑩。 字词释义 ①登山临水,放眼远眺。送目:远眺,远望。 ②故都,这里指金陵。 ③肃爽,天高气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