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0739

1.3《庖丁解牛》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331898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庖 丁解 牛 一、常识介绍 二、范读正音 三、初读感知 目录 壹 常识介绍 壹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主要作品是他和他的门人及 后学者著的《庄子》,也称《南华经》。 这本书是道家的经典之一。其中名篇有 《消遥游》《养生主》《秋水》等。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题目是后来加的。 庄子其人 《庄子》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庄子》其书 范读正音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zhòng)《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hé)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xì),导大窾(kuǎ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彼节者有间(jìan),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chù)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贰 关注标题 研读文本 落实字词 贰 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解 题 思考 题目“庖丁解牛”能不能换成“庖丁杀牛”或者“庖丁宰牛”? “杀”太血腥 “宰”太无情 “解”技巧性更强,具有艺术性! 不能换! 活动一 庖丁解牛的技术有多高超?请细读文本,描绘庖丁解牛的画面,欣赏解牛之美。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①动词连用和谐流畅:四个接触牛的部位用力也轻重有别,而且极富动作的美感,一气呵成。 ②解牛场景合乎音乐:动作优美,声音悦耳,韵律和谐,视听盛宴。 ③拟声词的运用,形象生动;几个之的连用也有调节音节的作用。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zhòng)《经首》之会。 在这一段“解牛”的描写中,我们看不见牛挣扎之状,听不到牛的惨叫之声,也没有血腥的场面,却像在欣赏乐舞表演,妙不可言!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zhòng)《经首》之会。 “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发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 ——— 清·龚自珍《明良论四》 叁 研读文本 寻因悟道 观照人生 叁 活动二 细读文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庖丁具有怎样的“解牛之道”? 三个方面 对应原文 解牛之道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怵然为戒,视为迟,行为止。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始臣之解牛之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