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0879

8《中国建筑的特征》(含音频) 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2384844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课件网) 砖瓦藏“文法”,榫卯见深情 ———梁思成 《中国建筑的特征》 导入 一说到中国建筑,总离不开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轩榭廊坊,当建筑遇上汉字,那就是美的极致。你能说出那些与中国建筑有关的成语吗? 学习目标 1.梳理全文结构脉络,明确阅读科技论文的方法,学会找关键词,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砖瓦藏“文法”,理解中国建筑的“词汇”、“文章”和“文法”。 3.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感受中国建筑之美。 4.榫卯见深情,理解中国建筑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体会作者对传承中国文化的深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与大才女林徽因成婚。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后主持创建中国营造学社。主要著作《清室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唐鉴真大和尚纪念堂的建筑设计。他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有重大贡献。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初期,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告:“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是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面对这种局面,梁思成痛心疾首,撰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章。 文体知识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 写作对象 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如太空探测、环境保护、生物进化、人体生理、物质微观探索、植物转基因研究等)及社会科学方面 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写作方法 举例子、下定义、引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分类别、列图表、作诠释(解说 ) 表达方式 以说明为主,但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 语言特点 简明、确切、通俗、生动 一、砖瓦藏“文法” 1.砖瓦之中,藏着它的“文法”;文章之内,也自有其脉络。请快速浏览全文,梳理结构脉络。 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两大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地位。 3-13段: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14-17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文法。 18-20段: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并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先总后分,先介绍特征,后探讨风格。 2.中国建筑有何特征?请做归纳并赏析。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木材结构 斗拱 举折、举架 屋顶装饰作用 颜色的选择 部件装饰作用 材料装饰作用 整体特征 结构方法 外观装饰 结构特征(主) 装饰特征(次) 整体 局部 2.中国建筑有何特征?请做归纳并赏析。 中国建筑特征 内容 写作手法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木材结构 斗拱 举折、举架 讲立体构成 作诠释 讲群体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一“所”房子,如回廊……,“户外起居室” 举例子、打比方 讲主要结构。3000多年前,像“帷幕”一样,(如凉亭),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 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 略似拱形的“替木”,在一副梁架上……叫作“斗拱”,最显著的如屋檐……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 摹状貌、下定义、举例子 架梁上的梁最多层的……者叫作“举架”,屋顶的坡度就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