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41分) 1.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稀疏(shū shōu) 率真(lǜ shuài) 慰藉(jí jiè) 树冠(guān guàn) 蹲下(dūn dōng) 绮丽(qǐ qí)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wú lài wū yán yóu jì mǐn ruì qīng tíng shuì mián zhuāng shì biān fú 3.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 )的装饰。 (2)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 )、迷人的风景。 (3)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 (4)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 )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4.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9分) 别有( )( ) 天( )地( ) 高楼( )( ) 炊烟( )( ) 依( )傍( ) 鸡犬( )( ) (1)像画“ ”词语一样含有一组反义词的词语我还会写: 、 。 (2)像画“ ”词语一样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我还会写: 、 。 (3)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5.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变换词序,句意不变) 屋子里很黑。(改为比喻句) (3)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改为反问句)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5)“暖和”一词放到不同语境中意思也不一样,请根据它的意思写出不同的句子。 ①(气侯、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 ②使暖和: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7分) (1)大儿锄豆溪东, 。最喜小儿亡赖, 。 ①补全古诗词名句。(1分) ②以上四句选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 》。词中“ ”这个字让小儿顽皮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一词表达了词人对小儿的喜爱。 (3分) (2)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它们”指的是 。它们“从不吃惊”说明 ,也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 。(3分) 二、能力提升。(12分) 1.诗句积累。(3分)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 (2)《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农村宁静柔美环境的诗句是: , 。 (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写出了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的诗句是: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 的散文。他以自己 为题材,写了天窗的来历、 、 这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又分为两层,第一层写 ;第二层写 。 (2)《三月桃花水》一文是按照 的结构来组织材料的,作者从 和 两个方面描写三月桃花水特有的美。 三、阅读空间。(22分) (一)乡下人家(节选)(10分)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A. 中带着几分B. ,显出一派C. 的农家风光。②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③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D. 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把下面四个词语分别填到文段中A、B、C、D处。(4分) a.鲜嫩 b.独特 c.华丽 d.朴素 2.文段中第③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句中“ ”字用得好,让人感受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和春季勃勃的生机。(2分) 3.文段中第①句话写的是 ,这幅画面可命名为“ ”。第②③句话写的是 ,这幅图画可用“ ”来命名。(选择填空)(4分) A.雨后春笋图 B.鲜花盛开图 C.屋后的竹林和春笋 D.门前场地上的各种鲜花 (二)乡村好声音(12分) 总有一种声音,穿越千年,流浪于北国的山川和江南的烟雨中。 春回大地,柔风拂面,细雨迷蒙。撑一纸雨伞,徜徉于幽深幽深的胡同小巷,听风,听雨,听心魂的律动,那是一种心旌摇荡的奇妙境界。盛夏暑热,坐于庭院,听滚滚雷鸣从遥远的天际如万马奔腾而来,大地在狂风中摇撼,一场期盼已久的骤雨越过山川江河,呼呼啦啦地泼洒在屋顶上、庭院中、田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