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节 课时跟踪 分层训练 学业考达标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B.萨顿发现了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C.萨顿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D.萨顿假说的提出并没有科学的实验依据作为支撑 【答案】 C 【解析】 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该假说的提出在当时并没有科学的实验依据作为支撑;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最早用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 ) A.孟德尔 B.萨顿 C.摩尔根 D.施莱登 【答案】 C 【解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不符合题意;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不符合题意;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符合题意;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在摩尔根所做的果蝇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的实验结果是(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为1∶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答案】 B 【解析】 A项能说明野生型相对于突变型是显性性状,但不能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题意不符;B项能说明这一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这是在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最早出现的实验现象,与题意相符;C项属于测交类型,不能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题意不符;D项能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这是在摩尔根利用测交实验验证假说中出现的,不是最早,与题意不符。 4.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一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D.子二代红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 【答案】 C 【解析】 若控制眼色的基因用M、m表示,该过程遗传图解为P红眼雌蝇(XMXM)×白眼雄蝇(XmY)→F1红眼雌蝇(XMXm)×红眼雄蝇(XMY)→F2红眼雌蝇(XMXM、XMXm)∶红眼雄蝇(XMY)∶白眼雄蝇(XmY)=2∶1∶1。由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眼色和性别不会自由组合。 5.摩尔根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无法确定白眼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B.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故可推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没有其等位基因” C.摩尔根实验结果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白眼果蝇与F1个体测交实验,是摩尔根演绎推理的过程 【答案】 A 【解析】 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未表现出性状和性别的联系,不能确定白眼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只能推断白眼基因不在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还有可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没有其等位基因”需要其他证据,B错误;摩尔根实验结果证实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不能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错误;白眼果蝇与F1个体测交实验,是摩尔根实验验证的过程,D错误。 6.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将白眼基因与X染色体联系起来,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