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3623

2025年高考化学压轴(广东专用)压轴题04电化学装置分析(原卷版+解析)

日期:2025-05-0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2713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压轴,2025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
    压轴题04 电化学装置分析 01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装置比较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02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本质区别 装置 原电池 电解池 实例 原理 使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作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这种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这种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形成条件 ①电极:两种不同的导体相连; ②电解质溶液:能与电极反应。 ①电源; ②电极(惰性或非惰性); ③电解质(水溶液或熔化态)。 反应类型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名称 由电极本身性质决定: 正极:材料性质较不活泼的电极; 负极:材料性质较活泼的电极。 由外电源决定: 阳极:连电源的正极; 阴极:连电源的负极; 电极反应 负极: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2H++2e-=H2↑(还原反应) 阴极:Cu2+ +2e- = Cu (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 (氧化反应) 电子流向 负极→正极 电源负极→阴极;阳极→电源正极 能量转化 化学能→电能 电能→化学能 应用 ①抗金属的电化腐蚀; ②实用电池。 ①电解食盐水(氯碱工业);②电镀(镀铜);③电冶(冶炼Na、Mg、Al);④精炼(精铜)。 原电池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作定向的移动过程。 电解池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03 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的区别 化学腐蚀 电化腐蚀 一般条件 金属直接和强氧化剂接触 不纯金属,表面潮湿 反应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不形成原电池。 因原电池反应而腐蚀 有无电流 无电流产生 有电流产生 反应速率 电化腐蚀>化学腐蚀 结果 使金属腐蚀 使较活泼的金属腐蚀 04 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区别 电化腐蚀类型 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条件 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水膜酸性较强 正极反应 O2 + 4e- + 2H2O =4OH- 2H+ + 2e-=H2↑ 负极反应 Fe-2e-=Fe2+ Fe-2e-=Fe2+ 腐蚀作用 是主要的腐蚀类型,具有广泛性 发生在某些局部区域内 05 电解、电离和电镀的区别 电解 电离 电镀 条件 受直流电作用 受热或水分子作用 受直流电作用 实质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阴阳离子自由移动,无明显的化学变化 用电解的方法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 实例 CuCl2 Cu+Cl2 CuCl2==Cu2++2Clˉ 阳极 Cu -2e- = Cu2+ 阴极 Cu2++2e- = Cu 关系 先电离后电解,电镀是电解的应用 06 电镀铜、精炼铜比较 电镀铜 精炼铜 形成条件 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 粗铜金属作阳极,精铜作阴极,CuSO4溶液作电解液 电极反应 阳极 Cu -2e- = Cu2+ 阴极 Cu2++2e- = Cu 阳极:Zn - 2e- = Zn2+ Cu - 2e- = Cu2+ 等 阴极:Cu2+ + 2e- = Cu 溶液变化 电镀液的浓度不变 溶液中溶质浓度减小 07 电极反应式书写技巧 (1)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 1.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并标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 2.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若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负极反应式;若正极上的反应物质是O2,且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则水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且O2生成OH-,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则H+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O2生成水。 3.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若已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书写电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书写电极反应式,即得到较难写出的书写电极反应式。 (2)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 1.首先看阳极材料,如果阳极是活泼电极(金属活动顺序表Ag以前,金属活动顺序由强到弱:铯最强,后是稀土、钡、铷,后是钾〉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