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1745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共1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63354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古诗词,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同学们,古人常常钟情于登高登阁,在那高处,他们或览胜景之美,或寄悠远情思。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看到落日西沉、黄河东流,由此悟出望远须登高的朴素哲理;杜甫登上泰山,面对巍峨泰山、神奇缥缈之景,萌生出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这些文人墨客在登临之际,将所见所感化为了流传千古的诗篇。今天,让我们一同追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脚步,去探寻他在登上快阁时,眼中看到了怎样的风景,心中又泛起了哪些情思 黄庭坚 登快阁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意,把握写作手法。 2.把握诗歌意象意境、诗中典故,体悟诗人的情感的起伏变化。 3.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矛盾心理。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等,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今江西省九江市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此时作者38岁,在太和县令任上已经三年,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 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它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 登,点明诗人登临望远。 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登临之地) 解题 回顾旧知 登临诗:“登”即升、由低处到高处。“临”是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登临诗就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楼、山、亭、台、阁等)而生发某种或某些情思的诗词。 登临诗的结构 登临何处何时 (登何处) 目见何景何物 (见何景) 生发何感何思 (抒何情) 题目标志: ①直称“登某处”或“上某处” ②不含“登”“上”等词,但题中或内容点明所登临之亭台楼阁等名称 字通句顺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我忙完了一天的公务,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万木萧条,千山叠嶂,天地光阔。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了弄弦吹箫的兴致,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和那里的白鸥结盟,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 问题探究 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运用何种表达方式?诗人为何自称“痴儿”?“倚”与“赏”哪个字更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意思是:俗话说,生个痴呆儿,处理官场事。公家之事那可不是简单能够清楚了却的,想要事事清晰了却,那就是‘痴’了,您反而还把这个当成快事!这是很危险的。” 首———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痴儿”是作者的自嘲,显示出一种孤傲不羁的神情,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写出了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轻快心情。运用记叙、抒情的表达方式,阐明了登阁的原因:公事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