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七律二首 送瘟神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描述的劳动带来的变化,了解人民群众“送瘟神”的伟大壮举; 2、揣摩关键诗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奇特的想象、丰富的联想、生动的比喻对语言表达的作用; 3、体会作者心系百姓、情注民生、对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梳理诗歌描述的劳动带来的变化,揣摩关键诗句的深刻含义; 2、分析诗歌中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蔓延波及全国,全国人民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奏响了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的恢宏战歌。 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经过党和政府努力,齐心协力,根本消灭血吸虫病,毛泽东听闻此消息,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今天一同来学习毛泽东的《七律二首 送瘟神》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2、文学知识 联章体:指以并列的方式扩张内容的诗歌体式。简单的说就是两首或一组词写同一件相关的事。联章体起源于民间文学体裁,在短篇小说中叫系列,可以写一个人的几件事情,也可以写一个地方的几件事情。 3、写作背景 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最后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此时65岁的毛泽东读后十分欣慰,第二天早晨便写了这两首诗,并在诗题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诗时的喜悦心情。 4、解题 瘟神,迷信传说中主宰瘟疫之神。词中是指血吸虫病,运用拟人手法,形容血吸虫病危害之大,骇人听闻。 拓展: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民间俗称“大肚子病”。 5、初读诗歌 播放朗诵视频,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诗歌节奏。 三、赏析诗歌 1、第一首 (1)译文 (2)第一首通过对广大农村萧条凄凉情景的描写,反映了解放前血吸虫的猖狂肆虏和疫区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品读诗句,哪些地方体现了农村的“萧条凄凉”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3)绿水青山枉自多:“绿水青山”,本是适合人们居住的美好环境,“枉自多”暗示人烟稀少。在瘟神肆虐下, “绿水青山”也显得无足轻重了。 华佗无奈小虫何:像华佗那样想救死扶伤的名医,对血吸虫也束手无策,揭示了血吸虫病危害严重。 (4)千村薜荔人遗矢:“人遗矢”,借用典故。指患血吸虫病的人下泻不止,濒于死亡。 万户萧疏鬼唱歌:“鬼唱歌”,借用诗句。 此四句勾画了广大江南农村遭受血吸虫病危害的悲惨图景。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诗人对时间过得飞快的想象,恢宏而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流逝。 (6)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上句诗人挖掘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积极意义,牛郎在天上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 下句回答牛郎的发问:一切悲欢离合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过去了。写出了旧中国带给人民的灾祸。 2、第二首 (1)译文 (2)第二首诗写新时代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壮举和人民幸福安康、瘟神被逐的情景,浓情歌颂了伟大的时代和英雄的人民,情绪热烈、语调高亢,与第一首感情抑郁、语义哽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品读诗句,哪些地方体现了人民的壮举和幸福安康? (3)春风杨柳万千条:勾画出血吸虫病被消灭后的明媚景象,既写景,又象征着人民奋发有为的动人气概。 六亿神州尽舜尧:表达了诗人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光辉思想。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