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9.2 法律保障生活 本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9.2 法律保障生活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11.1 法不可违 11.2 犯罪与刑罚 单元导语 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本单元以“法治”为主题,围绕“我与法治”的关系问题,引导同学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培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从内心深处尊崇法律、信仰法律。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11.3 严于律己 10.1 认识民法典 10.2 保护人身权 10.3 保障财产权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下 9.2《法律保障生活》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法治观念】了解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3) 看视频思考 人脸识别立新规 如何保护我们的“脸”? ▲人脸识别立新规:在现实生活中,您是否遇到过类似“刷脸”住宿、“刷脸”进小区等强制刷脸问题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公安部3月22日联合发布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作出了规范。 观看并回答:说说这部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生活的? 答案与解析:①《办法》通过法律约束、技术规范与监管保障,保护了公民个人信息权益;②《办法》同时支持人脸识别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阅读并回答:以上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相关?写在书上 P79生活观察: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退役军人保障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军队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应当为退役军人就医提供优待服务,并对参战退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给予优惠。”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九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主要规定了机动车驾驶人的基本驾驶要求。第九十一条是关于酒后及醉酒驾驶的处罚规定。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主要规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反电信网络诈骗中的责任和义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 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二)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 探究活动:试着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发现什么问题 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 9.2 法律保障生活 外卖骑手劳动关系认定(江西何某案) 何某在配送中受伤,平台以“劳务合作”为由拒赔。法院查明,何某需遵守平台考勤、派单规则,工资按单结算,最终认定其与平台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判决平台赔偿工伤费用。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法院对网络水军团伙的判决,依据《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构成要件,认定其通过虚假信息敲诈企业的行为“情节特别严重”,判处主犯10年6个月有期徒刑。这一判决不仅威慑犯罪,更通过公开庭审和裁判文书说理,向社会传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价值导向。 法律判断是非曲直 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审结教育、医疗、养老案件548.3万件,其中通过司法调解促成案结事了的占比达62%。例如,某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法院不仅判决支付欠薪,还可对恶意欠薪者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276条)。 法律处理矛盾和纠纷 结合自己的 生活经验,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的基本作用) 笔记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