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7283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25张幻灯片)+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683359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跟着哪吒来学法”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要用法治?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四单元 9.1 日益完善的 体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并认同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和构成,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健全人格: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有责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01 1.法治的作用 02 2.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 03 3.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构成) 自学导航 P62-64 04 4.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 5.作为社会一员,我们怎样为法律完善贡献力量 05 【议题一】———探寻法律本质 原始社会有法律吗?人们靠什么约束自己的行为?什么时候有了法律? 原始社会 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社会的秩序维护主要依靠氏族组织和原始习惯。原始社会的习惯多种多样,如禁忌、图腾崇拜等。这些原始习惯使得原始社会处于一种“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环节一:探寻法律本质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唐朝 《唐律疏议》 《美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44条:凡奴隶偷盗主人之物品者,处死。 247条:凡主人发现奴隶有不忠行为而怀疑其私通者,则应处死。 282条: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以割下他的耳朵”。 实行八议制度:规定了八种特殊人群在犯罪时可享受特殊法律待遇,包括皇帝的亲戚、长期侍奉皇帝的人、有大德行的人、有大才能的人、有大功勋的人、高级官僚、为国服务过劳的人以及前朝君主的嫡系后裔。若这些人犯死罪,司法机关需将其所犯罪行与“应议之状”上奏皇帝,经大臣议定,由皇帝最终裁决,往往可免除死刑。 美国宪法强调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结合上述法律相关内容,说一说他们分别维护的是谁的利益? 奴隶主 封建贵族 资产阶级 广大人民 从上述结论中,总结出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我国法律体系的本质: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这样的规定和法律,在维护着哪些人的利益?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广大人民 思考:根据宪法内容,分析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是什么? 环节一:追寻法律本质 【笔记】2.我国法律的性质 P77 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笔记】1.法律的本质 P77 生活观察:改革开放以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