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7467

第五单元《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表格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5-05-1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56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单元,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格式,教版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模块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使用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面积是对二维空间的度量,度量的核心就是看里边单位和单位的个数。而作为图形发的度量,图形的形状、要素与图形的大小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建立度量对象与要素的关系可以获得公式。图形的度量是对图形大小的感知,图形的认识是对形状的感知,形状大小共同构成了空间观念的发展,而图形大小的感知核心就是发展学生对图形的量感。新版课标,将把量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表现,通过研读量感内涵已有研究,参照图形度量大观念,我们认为图形度量领域量感发展主要经历5个阶段,直观感知,非标准度量,标准度量,公式度量,合理灵活度量。都提现了单位度量的重要性。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本单位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初步感知面积,可以用问题引领整个单元的学习,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情境中,提出感兴趣、想研究的真问题,以真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驱力。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各种图形的面积求解做好铺垫。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都为本单元面积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面积概念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面积单位的大小感知,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学习目标确定 1.在直观感知与比较中,感知“面”的大小,初步建构面积的概念。2.结合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场地,提出感兴趣、想研究的数学问题。用真实的问题驱动整个单元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面”的大小,初步建构面积概念。结合学校活动场地,敢于提问。教学难点:结合学校活动场地,提出和面积相关的问题。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校园运动会开幕,激发探索热情教师活动1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举办“数学小达人运动会”,今天进行两场关键比赛,敢不敢挑战?第一场:跑步比赛(出示:小东和小明分别沿A、B两块场地边缘跑步,A、B为周长相等但面积不同的图形)师:裁判说两人同时跑完,说明A、B两地的什么相等?第二场:铺草皮比赛(切换:A、B场地需要铺草皮,小东和小明争论“谁铺的草皮多”)师:铺草皮的多少其实是求场地的什么?今天我们就通过这场比赛,认识一个新朋友———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积极参与回答,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复习周长的概念,初步感知“面”。活动意图说明:以运动会比赛为导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周长”、“面积”,转化为具象的比赛任务,如跑步、铺草皮比赛。通过“周长相等但面积不同”的图形对比,制造认知冲突,“铺草皮多少到底比什么?”,自然引出“面积”概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同时为后续辨析“周长与面积差异”埋下伏笔。环节二:探究新知———运动会闯关,层层解密面积教师活动21.第一关:寻找生活中的“面”———触摸感知,建立表象(1)生活中有哪些“面”,谁来分享?(2)动手操作请摸一摸数学书封面、课桌桌面、黑板面,说说哪个面大,哪个面小。(3)归纳概念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课桌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物体表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