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10.2 保护人身权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法律对人身权的保护,增强国家认同感。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身权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人身权。 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形成独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态度。 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学习内容(P86-88) 0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要求? 02.人身权的种类? 03.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的原因和要求? 04.肖像权的内涵及法律规定? 05.隐私权的内涵、法律规定及意义? 认识-人身权 第 一 部 分 视频赏析 网络暴力需担责 思考:1、视频中的网络语言暴力侵犯了我们什么权利? 2、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维护? 人身权:名誉权 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了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并明确禁止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具体内容如下: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通过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名誉权保护的是民事主体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社会评价 民法典为何不断完善对人身权的保护? 民法典对保护名誉权的相关规定 侵权形式 :包括侮辱(如辱骂、贬损)和诽谤(如捏造事实、散布谣言)。 法律后果 :受害人可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探究:日常生活侵权行为需警惕 以下行为,分别侵犯我们哪种人身权? 公开照片 公布个人信息 恶意侮辱谩骂 尾随跟踪寄不明物品 肖像权 隐私权 名誉权 生命健康权 民法典第110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分类: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课外拓展) 自然人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 人身权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人格权: 身份权: 基于某种特定身份而存在的权利。例如配偶权、亲属权、监护权 (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 人身权的分类 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要求、种类 P87 笔记区 原因: 要求: 种类: 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以案说法-全面理解 人身权 第 二 部 分 以案说法(一) 杨某在参加新学期开学典礼时,突然腹部剧痛,晕倒在地,学校紧急将杨某送入医院。医生诊断其脾脏严重出血,于当晚进行了脾脏切除手术。手术后,杨某才向父母道出一个秘密: 自入读该校起,他就经常被某些同学无故殴打。两天前,杨某又一次遭到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的围殴,他忍痛两日终致这危险的一幕。 思考: 1、上述行为是不是同学间正常的小打小闹行为?为什么? 2、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如何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依据《民法典》规定,夏某、林某和张某侵害了杨某的生命权、健康权。面对不法行为,我们敢于制止,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1179条规定 【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民事责任】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民法典》第1183条【精神损害赔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