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41779
10.1认识民法典 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987986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10.1
,
视频
,
七年级
,
法治
,
道德
,
统编
(
课件网
) 谜语猜猜猜 谜语猜猜猜 大箩筐,真奇妙,衣食住行全装到,百姓生活离不了,守护权益立功劳。(打一法律) 没错,它就是— 没错,它就是— 《民法典》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10.1认识民法典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下 1.深入理解民法典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认识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 2.全面了解民法典的调整范围、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明确民法典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 3.通过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深入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律、理性、诚信的人格品质。 发现问题 笔记区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83-86,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1、民法典的地位 2、民法典的含义 3、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1.民法典地位 思考:两则案例中民法典分别是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什么关系?由此说明了什么? [案例二]李某到某餐厅吃饭后,将手机遗忘在餐厅。当他返回餐厅寻找时,没有找到。李某通过调取监控确定拾取手机者为张某,便找人劝说协调,张某拒绝归还手机。李某无奈诉至法院。人民法院根据《民法典》中“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判决张某返还李某手机或照价赔偿。 [案例一]12岁的小杰,学校午休时,趁思思(化名)起身说话,突起“玩心”,偷偷将其椅子向后拉,致其严重受伤。思思父母与小杰的父母协商未果,将小杰及其父母起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根据《民法典》“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旦造成他人损害的,就由监护人来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判决小杰及其父母向思偿思赔偿10万余元。 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 以案说法 2.民法典含义(民法调整的范围) 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平等主体 法律地位平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管理与被管理等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民法调整的主体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法调整的内容 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又称之为民事法律关系) 注意:①国家机关作为平等主体参与民事活动时也属于民法调整范畴 (如:政府与组织或自然人的借款、购买合同) ②行使公权力, 如收税、罚款,则不归民法 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视频】关于民法典,你了解多少 漫画分析 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结合漫画资料,请你分析民法典实施的意义。 3.实施民法典的意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这意味着,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已经问世,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民法典的颁布施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法律保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议题式教学】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单元分析+课时教案(2025-05-09)
【议题式教学】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单元分析+课时教案(2025-05-09)
【议题式教学】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单元分析+课时教案(2025-05-09)
【议题式教学】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单元分析+课时教案(2025-05-09)
【议题式教学】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单元分析+课时教案(2025-05-0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