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部分 题型解读 规范答题 题型二 非选择题 一、各设问类型答题模板 类型一 是什么类 1.知识识记类 (1)常考问法:是什么、哪个/些、列举…… 如:该刑事判决书中的“本院”指的是哪个国家机关 本案中的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2023.15(1)] 结合信息一,列举中华民族精神的两种具体体现。[2023.17(1)] (2)解题思路: 根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即可。 2.说明类 (1)常考问法:说明了什么、蕴含了什么道理、体现了哪些教材知识、得出哪些结论、传递出哪些信息…… 如:结合材料,说说党领导安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蕴含了哪些道理。[2024.14(1)] 结合信息二,说说你从农业科学家的坚守中能悟出哪些道理。[2023.17(2)] 安徽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潮头,这说明了什么 [2022.16(1)] (2)解题思路: ①通过分析材料,将材料所给信息与教材知识一一对应;答案一般为教材中的一句话。 ②无法明显将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对应的,可从材料中进行概括总结归纳。 (3)答题规范: 设问指向是正面的、 表达成就的 ①……成就斐然/成效显著;……不断提升/提高/进一步完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等 ②……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或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符合我国国情/是大势所趋;……终会实现等 ③我国坚持……国策/战略/方略/方针/理念/思想/制度/政策等 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 设问指向是负面的、揭露问题的 ……还不够健全/完善;……任重道远;……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亟待加强/解决等 类型二 为什么类 1.原因、理由类 (1)常考问法:为什么、原因、理由、必要性、依据…… 如:结合材料一,分析S市采取上述举措的原因。[2024.16(1)] 结合材料一,说明两地既要“一水共护”又要“一域共富”的依据。[2024.17(1)] 结合漫画一,说说班级大扫除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快乐。[2023.13(1)] (2)解题思路: ①为什么要做某事:可从重要性、必要性、现状、意义、危害等角度分析。 ②为什么能做成某事:a.若是国家、省市做成了某事的原因,就从党的领导、国策、战略、人民等角度分析;b.若是某个人、某个团队成功的原因,就从内因(具备的品质、优势等)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 (3)答题规范: 为什么要 做某事 从重要性、必要性、现状、意义、危害等角度分析 ①重要性:地位、作用等,常为观点性、结论性语言 ②必要性、现状:a.是……的需要;是……的必然要求等 b.我国在各方面的国情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教育、文化等 ③意义:有利于实现……;有利于提高……;有利于培养……;有利于提升…… ④危害:不利于……;……产生危害/带来不利影响;威胁/破坏/导致……;危害了/损害了…… 为什么能 做成某事 国家、省市做成了某事的原因:从党的领导、国策、战略、人民等角度分析 ①党的正确领导(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等 ②坚持了……路线/国策/战略/方针/原则/政策 ③全国各族(或某地)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我国人民是具有……精神的人民 为什么能 做成某事 ④伟大的民族精神做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我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