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轮复习 考点8 走进法治天地 目 录 知识精讲·夯基础 真题精练 悉考情 思维导图 理脉络 核心内容 背重点 情境贯穿 助理解 思维导图 理脉络 核心内容 背重点 1.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是什么)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为什么) 3.法律的特征: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什么)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是什么) 5.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是什么) 6.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什么) 7.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为什么) 8.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怎么做) 9.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怎么做) 知识精讲·夯基础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法治教育 ◎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观念 一、生活需要法律(考点关键词:法律与生活、法治) 1.如何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2)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3)法律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4)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024年6月25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有的常委会委员、部门和地方提出,违规养犬、犬只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危害他人人身安全,修订草案规定的处罚范围过窄,建议修改完善,即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出售、饲养烈性犬等危险动物”,以及“致使动物伤害他人”的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增加对违规养犬等行为的处罚说明了什么? 材料链接 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规则需要改进和完善;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违规养犬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的内涵。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的内涵及重要性。 (1)内涵: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2)重要性: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二、法律保障生活(考点关键词: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1.★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保证实施的。(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