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1046

【议题式教学】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27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5-1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1次 大小:118373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素材,视频,PPT+,27张,课件,行者
    (课件网)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版)七年级 下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深刻领会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认同其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掌握中华传统美德内涵,将其融入日常行为规范,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学会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做出正确道德判断与选择,提升道德实践能力。 健全人格:在践行美德过程中,塑造坚韧不拔意志品质,面对困难挫折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责任意识:明确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福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重点:从哪些方面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难点: 每个内容结合生活事例理解 总议题:中华传统美德如何“活”在当下? ———从文化基因到生活行动的转化 子议题一:自强不息———面对“内卷”与“躺平”,如何找到自己的奋斗坐标? 子议题五:孝老爱亲———当“Z世代”遇上“银发族”,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子议题四:见义勇为———扶不扶?救不救?当代少年的“勇气算法” 子议题二:敬业乐群———从“摸鱼”到“匠人”,寻找工作的意义感 子议题三:扶危济困———当公益遇上“Z世代”,如何玩转善意? 自学导航(P68-71)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思考:如果失去传统美德,中华文明会失去什么? 知识回顾:中传统美德的价值?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 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运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子议题一:自强不息——— 面对“内卷”与“躺平”,如何找到自己的奋斗坐标? 子议题一:自强不息——— 面对“内卷”与“躺平”,如何找到自己的奋斗坐标? 中国不跪,靠的是什么带来的底气?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 我们该如何弘扬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实践活动:设计“我的自强手账”,记录一周内突破自我的小事(如坚持晨跑、攻克难题)。 子议题二:敬业乐群 ———从“摸鱼”到“匠人”,寻找工作的意义感 子议题二:敬业乐群 ———从“摸鱼”到“匠人”,寻找工作的意义感 1.你感受到了王津对待工作的什么态度? 工作摸鱼 指的是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玩手机、聊天、看视频等,以偷懒的方式度过工作时间。 敬业 2.是不是只要工作,而不与他人交往呢?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只靠自己就能完成呢? 乐群 3.怎样传承敬业乐群的传统美德呢? (1)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2)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子议题三:扶危济困 ———当公益遇上“Z世代”,如何玩转善意? 3 “扶危济困”出自明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意思是形容为人行侠仗义,常救人于危困,声望极高。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名臣,他的收入很高,但生活水平却相当低,把多数的钱俸都用来救济穷人。皇帝曾封赏他百两黄金,他用来救济穷人,买地办学,兴建起一座苏州府学。到了晚年,他用自己的余财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