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 走进民法典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和犯罪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9.2 法律保障生活 10.1 认识民法典 10.2 保护人身权 11.1 法不可违 11.2 犯罪与刑罚 10.3 保障财产权 11.3 严于律己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远离违法犯罪,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我们要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严于律己,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阳进步。 新课导入 小游戏:法律接龙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法律吗?这些法律涉及哪些领域?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如何日益完善的?这些法律发挥着什么作用?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深刻认识到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同。 2.道德修养: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做到德法兼修,提升道德修养水平。。 3.法治观念: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完善过程,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4.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完善法律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参与法治建设,为法律体系的完善建言献策,增强社会责任感。 。 教学重点: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构成和完善过程; 教学难点:怎样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6-79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我国法律的性质是什么?P77 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 P77 3.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P78 4.我国当前的立法进程是怎样的?P78 5.保证法律实施的原因 P79 6.青少年如何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P79 01 02 03 04 05 06 探究与分享 视频《法律的产生》 1.法律的本质是什么?(P77) 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资本主义国家法律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封建社会法律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奴隶制社会法律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2.我国法律体系的本质: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这样的规定和法律,在维护着哪些人的利益?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广大人民 思考:根据宪法内容,分析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是什么?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82 现行宪法通过 1997 《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2010 组建中央全面 依法治国委员会 2018 2002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12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0 十五大确立 “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 探究与分享 结合图片“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谈谈图表体现了什么?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文化领域 社会领域 生态文明领域 上述材料传递了哪些信息?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