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届九年级下期期中定时练习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D A B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C C C D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同:目的都是为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王朝统治;都以分封同姓子弟为主,都对中央政府统治造成一定冲击。(4分) 异: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在行政上具有独立完整性,而汉初的诸侯国受到了一定制约;西周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而汉初分封的异姓王逐渐被刘姓子弟取代;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力量增强,周王室权威下降,而汉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使封国力量得到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6分) (2)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实行官僚政治。(6分) 影响: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干维护国家的统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相同点,据材料一“封邦建国,屏藩周室”和“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可得都以分封同姓子弟为主;据材料一“虽然名义上有一个共主—周天子,可在邦国之内却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和“七国之乱”可得都对中央政府统治造成一定冲击,同时从两者实施的目的来看,无论是西周还是西汉,其本质目的都是相同的,即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王朝统治。第二小问不同点,据材料一“可在邦国之内却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和“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像西周的邦国那样保持行政上的独立完整性,总是或多或少地要受中央政权的干预与制约”可得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在行政上具有独立完整性,而汉初的诸侯国受到了一定制约;据材料一“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而西周时期旧的分封思想则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可得西周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而汉初分封的异姓王逐渐被刘姓子弟取代;根据所学两者推行的最终结果来看,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力量增强,周王室权威下降,而汉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使封国力量得到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可得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据材料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可得实行官僚政治。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即体现了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材料二“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可得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18.【答案】 (12分)示例 看法:秦王朝实现了制度的统一。(2分) 说明:在政治制度上,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中央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由此可见,秦朝在政治制度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3分)在经济制度上,秦朝统一全国后,由于原来七国的度量衡、货币、车轨等都是混乱的,这不利于国家统一后的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秦朝以法律形式统一了度就衡,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车轨,并修驰道等。通过这些措施,在经济制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在文化制度上,统一文字为小篆,秦朝奉行法家思想,取消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2分) 由此可见,由于统治时间短暂,秦朝仅是在制度层面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未消除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实现价值规的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