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6840

古诗词诵读 登岳阳楼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552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诵读,岳阳楼,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孔子游于景山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韩诗外传》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 登临诗词代表作: 《观沧海》《登高》 《望岳》《登飞来峰》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登岳阳楼 唐·杜甫 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 学习目标 3 检查预习,巩固旧知 4 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5 置身诗境 6 缘景明情 CONTENTS 目 录 7 高考链接 8 小结 9 布置作业 1.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置身诗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意象联缀、炼字炼句,缘景明情,体会诗人的复杂情感。 3.通过高考链接,学习并掌握诗歌景与情间关系的题型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被人誉为“ ”。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 “三吏” “三别” 李杜 诗史 诗圣 任务一:检查预习,巩固旧知 写作背景: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一路漂泊到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听范读音频,诵读诗歌,要求正确流畅,注意字音、节奏、重音、语调、语速、情感。(自由读,齐读,单人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任务二:诵读诗文,初步感知 1.快速浏览全诗,找出诗中的典型意象并说总结出这些意象给人们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任务三:置身诗意 2.通过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明确: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中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下面问题,小组代表呈现小组交流结果。 任务四:缘景明情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2.(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让你联想到了哪位诗人的诗句?由此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2)你认为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的表现力最强?为什么?这一联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3.颔联的景物营造出了雄浑壮丽的诗境,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抒发情感,这一景一情有什么联系呢? 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如果不是的话,从哪句可以看出?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明确: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首联运用虚实结合,今昔对照的手法,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让你联想到了哪位诗人的诗句?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