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七单元学情评估 选择题(共15小题,45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后面括号里。 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历史资料,该资料反映了( )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送奏折称:“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A.日本已经占领东北三省 B.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C.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D.日本军队炮轰中国沈阳城 2.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丰子恺感叹,“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时期《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的原因是( ) A.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B.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C.红军实现了战略转移 D.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3.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时局,有学者评述:“尽管局势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国内政治问题的中心一环———停止内战———已经实现,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他评述的是( ) A.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B.北平学生的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开发表 4.下面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创作于1937年。该作品( ) INCLUDEPICTURE"六七单元卷T4.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全国\\六七单元卷T4.TIF" \* MERGEFORMATINET A.蕴含对西安谈判的期待 B.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 C.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 D.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 5.在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很多英雄。下面的历史人物属于( ) INCLUDEPICTURE"8LJ+13.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全国\\8LJ+13.tif" \* MERGEFORMATINET A.学界代表 B.红军将领 C.华侨领袖 D.抗日英烈 6.抗战开始后,中山大学的广大师生坚持教学、研究、读书,紧密配合抗战,加强抗战教育,普及有关抗战的知识与技能,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了贡献。这些做法( ) A.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B.培养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群众基础 D.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7.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 A.忘却历史,抚平伤痛 B.牢记血泪,盼望复仇 C.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D.封存历史,拒绝战争 8.《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里李宗仁强调( ) A.中国军队人数少装备差 B.中国军队装备比日军好 C.台儿庄大捷的战果辉煌 D.作战士气是取胜的关键 9.在武汉会战中,日军的进攻兵力逐渐捉襟见肘,多次要求调集援兵,几乎抽干了日本国内能调集的一切兵力。占领武汉后,日军已无力发动大规模正面进攻。这表明当时( ) A.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B.正面战场转入反攻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10.1940年9月22日,《新蜀报》的社论写道:“华北方面,我军采取英勇攻势,所获战果,最为伟大……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记录。”该社论评论的战役(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D.振奋了全国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1.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人数超过了在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