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明确二氧化碳是否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 通过实验操作与观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在光和叶绿体的作用下,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其化学反应式为:二氧化碳 + 水 \xrightarrow[叶绿体]{光}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利用这一特性,设置一组有二氧化碳供应的对照组和一组无二氧化碳供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组。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叶片中是否产生淀粉,以此判断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有二氧化碳时叶片能产生淀粉,无二氧化碳时叶片不能产生淀粉,即可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三、实验材料 盆栽天竺葵(或其他生长健壮、叶片较大的绿色植物):天竺葵叶片光合作用能力较强,且易于获取和培养,方便实验操作与观察。 两个透明玻璃钟罩(或其他密封性良好的透明容器):用于构建独立的实验环境,将实验材料与外界空气隔离。 两个小烧杯:分别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 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实验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酒精、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用于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脱色,便于后续观察淀粉遇碘液的颜色变化;大烧杯用于水浴加热,小烧杯盛放酒精和叶片;酒精灯提供加热能源;三脚架和石棉网用于支撑和放置加热器具,确保加热均匀、安全。 碘液:作为检验淀粉的试剂,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色。 清水:用于漂洗叶片,去除残留的酒精和其他杂质。 黑纸片、曲别针:用于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若实验中需要进一步探究光照与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时使用)。 镊子:用于夹取叶片等实验材料。 四、实验步骤 暗处理:实验前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在黑暗环境中,天竺葵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自身储存的淀粉,这样可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其干扰实验结果。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钟罩,标记为 A、B。 在 A 钟罩内放置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B 钟罩内放置一个盛有等量清水的小烧杯。 选取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与大小相近的天竺葵植株,分别放入 A、B 钟罩内,确保植株与小烧杯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且钟罩密封良好,避免外界空气进入。A 钟罩内由于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形成无二氧化碳的环境;B 钟罩内有清水,与外界空气成分相近,含有正常浓度的二氧化碳,作为对照组。 光照处理:将 A、B 两个钟罩同时放在阳光充足且适宜的地方照射几小时,使两组植株都能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过程中,B 钟罩内的天竺葵可以正常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而 A 钟罩内由于缺乏二氧化碳,天竺葵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原料的假设成立)。 叶片取材:几小时后,分别从 A、B 钟罩内的天竺葵植株上选取一片生长位置相似、大小相近的叶片,用镊子小心摘下。注意在取材过程中尽量避免对叶片造成损伤,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酒精脱色:把从 A、B 钟罩内取下的叶片分别放入两个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置于装有清水的大烧杯内,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将大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进行水浴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由于酒精易挥发且易燃,直接加热酒精可能引发危险,水浴加热能使酒精受热均匀,避免酒精燃烧。随着加热,叶片中的叶绿素会逐渐溶解到酒精中,叶片颜色由绿色变为黄白色。待叶片完全脱色后,停止加热。 清水漂洗:用镊子将脱色后的叶片从酒精中取出,放入清水中漂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