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9625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11745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辽宁省,历史,答案,扫描,试题,期中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试卷满分70分答题时间75分钟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唐代诗人李敬方在《汴河直进船》中写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 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诗句意在说明大运河() A耗尽隋朝人力物力 B.导致隋朝走向灭亡 C.促进隋朝对外交往 D.对百姓有利也有弊 2.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 次征辽东。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由此可知,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奢侈享受B.法律十分严酷 C过度役使民力 D.百姓起义 3.庙号早在商朝时就已设立,一般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 的称号。李渊被后世尊庙号为“高祖”,主要是因为他() A建立了唐朝 B.消灭割据势力 C.升任太原留守 D杀死隋炀帝而定天下 4.下列表格内容,可以用来佐证唐太宗“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李世民所任用的官员 出身 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 秦王府幕僚 长孙无忌、高士廉 皇亲国戚 魏征、薛万彻 政敌李建成的旧部 尉迟敬德、褚遂良、张公瑾隋末农民起义首领 A.提倡文教 B用人唯贤 C.整顿吏治 D.完善科举 5.某节历史课上,同学们在表演课本剧,其剧情分别是:帝后共朝政、明堂独自问政、开 创殿试制度、亲自选拔人才。据此判断,这一课本剧的名称是() A.《隋代悲歌》 B.《贞观长歌》 C.《杨贵妃秘史》 D.《-一代女皇》 七年级历史 第1页共6页 6.唐潮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 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7.唐朝时有位阿拉伯人来到中国江南农村游玩,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①小溪旁筒车把溪水送进田里 ②有的农民扶着曲辕犁在耕田 ③有的农民在秧田里插占城稻 ④)有的农民坐在葡萄架下吃黄瓜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历史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观 点的是(、 A.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B唐太宗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C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D.唐朝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 9.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宜布要洗涤朝廷”, 为民除害,对贪污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据此可知, 黄巢起义军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顺应了人民的意愿 B国家边疆形势日益危急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黄巢个人领导能力出众 10.图像是历史的一种反映,从图像中的信息去理解当时的社会是图像研究的主题和目标。 如图描绘了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聆听琵琶弹奏的情形。图中场景发生在() 《韩展酸皮宴图(局都) A.唐朝末年时期 B.五代十国时期 C北宋时期 D.唐朝中期 11.下列是王安石变法的两项措施,其共同目的是() 措施 内容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A.增加政府收入 B.减轻农民负担 C增强军事力量 D提高文官地位 七年级历史 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