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3599

第二单元 时代镜像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四步复习法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14167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四步,答案,法学,复习,期末
  • cover
第二单元 时代镜像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四步复习法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整合 1.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概貌,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反映的近现代社会变革。 2.加深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特别是人的心灵变化的认识,了解人们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变化的轨迹。 3.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4.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第二部分: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部分: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单元学习重难点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时代镜像”,属“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所选文章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有两篇小说(节选)、两首诗歌、两篇散文、一篇话剧(节选)共七篇作品,涵盖了新文学的主要体裁,体现了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多方面成就。把这些作品集中起来研读,可以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还可以加深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特别是人的心灵变化的认识。 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塑造阿Q这一典型人物,暴露了旧社会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沈从文的《边城》描写了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也写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悲凉。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写于狱中的成名作,是献给他心目中的母亲———中国大地上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普通农妇的颂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贾平凹的《秦腔》写出了三秦大地的山川风貌和风俗人情,写出了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性格,写出了秦腔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 老舍的《茶馆》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用茶馆里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来展示清末到民国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二、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把握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思想性格、表现人物间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是: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二)概括故事情节 “概括梳理故事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情节,一般与分析情节作用结合起来考查。 (1)按照情节的基本结构来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线索来梳理:线索———串联故事情节的东西 (3)抓住场面来梳理:场面———人物活动的场所 分析概括小说情节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考查梳理情节,还是考查以分析情节为基础,概括人物的心理、态度等的变化,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抓线索,或抓场面,或抓中心事件,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通过梳理文章层次,抓住每层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三)概括人物形象 概括人物形象,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一般有两种命题形式:①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②整体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在具体命题时,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 如何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明确: ①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入手。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③根据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④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⑤从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