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饮马街街道办“巧手筑梦非遗 传承堆绣艺术”青少年儿童 暑期非遗活动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堆绣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在青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辖区青少年儿童暑期日常文化生活,增强美育熏陶,也让辖区居民体验具有中国特色的青海非遗民间艺术,饮马街街道办组织“巧手筑梦非遗 传承堆绣艺术”青少年儿童暑期非遗活动,让青少年儿童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活动主题 巧手筑梦非遗传承堆绣艺术 二、活动目的 1.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去发现青海传统文化中的美,在陶冶性情的同时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2.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青海非遗文化,更体会到作为新时代小公民的责任。 3.将青海民族悠久的民族瑰宝传承并发扬光大!青少年是民族未来的希望,非遗进社区,让孩子们认识它,走进它,了解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丰富社区居民日常文化生活。 三、活动时间 2024年8月16日下午14:00-17:00 四、活动地点 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村堆绣坊 五、参与人员 5-12岁青少年儿童 六、活动准备 1.对接二十里铺堆绣坊,确定场地及流程。 2.安排专业非遗堆绣制作指导老师。 3.安排堆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师。 4.准备堆绣制作半成品材料。 七、活动内容 1.开场及活动介绍。 2.参观堆绣坊,观赏堆绣作品。 3.讲解员讲解非遗堆绣的发展历史及传承现状,让孩子体会非遗魅力。 4.教师讲解堆绣“莲花”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学生动手制作“莲花”。 6.成果展示及总结。 八、活动流程 饮马街街道办事处 2024年8月12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2.3非遗保护公益行 第1课时准备阶段 (浙科版)七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历史和现状,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体悟其中的民族智慧,体认优秀传统文化与家乡发展的关系,以祖国繁荣为荣,以民族文化为荣。 01 02 自理自立,主动发挥特长,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履职尽责,自觉激发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为文化保护和传承贡献智慧和力量。 03 用调查、分类和分析等方法梳理问题,生成实践主题或研究课题。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问题解决 价值体认 明确可行的服务项目、设计社会服务活动方案。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传承,我们正在用记录工程,把传承实践记录下来 思考: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能为非遗做些什么? 新知导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光淬炼的匠心传承。保护非遗,意义重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知导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流动,许多非遗项目正在逐渐消失。服务非遗,从了解非遗做起。 探究新知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律自2011年6 月1日起施行。 探究新知 浙江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 瞭望台 大家身边有哪些非遗项目? 它们的现状如何 探 ... ...